皇宮中最豪華的便是皇上居住的金聖宮,太後老佛爺居住的萬壽宮,還有是皇後居住的鳳儀宮。而其餘的宮殿小苑便都有各自的特色,有清雅的、華豔的、別致的······而那三宮豪華之中也是各有側重點。
金聖宮作為一國之主帝皇的宮殿,觸目便是金碧輝煌,殿內金龍盤柱,再配上金色紗簾,各色黃金物品,都是金燦燦的,皇家的高貴盡顯無疑。那些金龍、金匾也都昭示著皇家的霸氣,讓人不自禁地臣服。
鳳儀宮的基調是赤紅大柱,棕木金字匾,鵝黃的簾子,格局多有相似,雖沒有金聖宮的富麗堂皇,卻不失皇家的大氣。而在我看來,萬壽宮設了佛堂,鳳儀宮則多花魚小池。一種是肅穆,無時無刻都讓人感到皇家的威嚴,是後宮中最崇高的地位象征。另一種是高貴,透著一股母儀天下的從容。但三者有一個很大的共通之處,那便是都很大,宮闕重重疊疊,空曠之處也是樓台園林,初來咋到,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
還好,還好,我暗歎,趕到大殿之上時文武大臣和各國特使們剛剛就坐,後妃們正按品階一波波地跪拜施禮,皇後帶領淑妃和惠夫人,接下來是品階貴嬪以上的,先後入座。作為正四品的容華,與我一起的是幾位陌生女子。有一位很麵熟,麵龐精致卻冷若冰霜般的淡漠,無意中對上她的眼眸,頓時像是碰到了冰凍湖水般淡冷。
雲貴嬪帶著小公主,而祥貴嬪抱著大皇子,奇怪的是還有個陌生的女子穿著素雅,也牽著個與小公主年紀相仿的小女孩。我正想著這是誰,怎麼從沒聽說過,身邊便有人小聲地開講。從她們的話語中我大體得知,她是吳良娣,以前是太後身邊的粗使宮女,後被臨幸。所幸的是懷了孩子,得了個份位,本想著母憑子貴,殊不料隻是個女孩,因身份低賤,至今隻是個良娣,連嬪也沒有混上,一心隻安安分分地守著小公主過日子。太後不待見,皇上不待見,後宮中一個個都是一雙雙富貴眼,想來她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天的她也是一身暗紫的紗裙,普通之極,與我相仿,在一群花紅柳綠中暗淡失色。
王侯將相,什麼身份地位,在皇宮中最重要的還是得皇上的歡心,同樣是公主,一個視若瑰寶,另一個卻連草芥都不如,連多看一眼都不願意。太後老佛爺今兒個明黃錦袍,金珠玉冠,好不風光,臉上也是笑臉盈盈,逗弄了會大皇子,又拉著雲貴嬪的小公主挨她坐下,口中盛讚,一疊聲已是賞了很多東西。周邊的人一個個都暗自嘲諷著吳良娣,她倒是一聲不吭地淡淡笑著,想是已經習慣流言蜚語、譏諷暗潮。我的心裏不知是何滋味,為她不平,一陣陣心酸湧了上來。
“嘁,肚子不爭氣,就生了個丫頭。”
“就算爭氣又如何,生個兒子,照樣是賤命一條,還不知養不養得活。”我狠狠地瞪了她們一眼,她們察覺不甘心地住了口。
心中真是為吳良娣不值,同是女子,一個是寶,一個是草,憑什麼有如此之差別待遇。細細地打量她,雖是容貌普通,卻是幹淨秀麗,猶如一株空穀中的幽蘭。
“恭祝太後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家齊齊地再次下跪,整齊有素,我也夾雜在裏麵呼應。
“好,好,諸位,請坐。”太後高興應答,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太後老佛爺千歲千歲,千千歲。”這整齊得跟升旗儀式一樣。剛準備入座,隻聽得一聲尖銳的高呼:“皇上駕到。”又得下跪請安,真麻煩。母子之間寒暄了幾句,各自尋位就坐。
擺酒宴的地方是在萬壽宮的安福殿,安福殿極為空曠,而今擺上了各色金器玉皿,赤紅柱上,張貼滿了大小不一的金色壽字,顯得格外喜慶貴氣。
放眼看去,整體的布局是皇上居於最高的正位,緊按著一左一右是皇後和太後的位次,左邊皇後娘娘的位次略低一點。皇後左邊便是惠夫人,太後左側便是淑妃娘娘。其餘的幾位貴嬪也都坐在正前的上位。大殿正中搭著高高的舞台子,雖沒有正位的高高在上,比我們普通妃嬪的位次都要高,一側坐著朝中重臣和各國使節,一側便是我們後妃。一請完安,大家都明搶暗爭地想要個好地兒,我因請安排位較前,位置倒還不錯,可看那吳良娣牽著小公主,一心隻想著維護小公主,讓她不被擠著,哪搶得過那些年紀輕輕的貴人答應,最後隻餘了個靠門的位置了。論台子,在偏角,看不清演出,又靠近門,總有人進進出出,開了簾幔便有冷氣鑽進來,初春的夜晚和初冬的夜晚可是一樣的冷,那位置怎麼排都是人們最不喜歡的。
“母妃,兒臣想看演出,可不可以站在這兒?我們站在這兒,好不好?”小女孩脆生生的聲音在一片鬧哄哄的打趣聲中被淹沒,因離得我近,我倒是聽得真真切切。
“乖,紫兒乖,那兒有位置,母妃帶你去坐著好嗎?今兒個是太後的大好日子,你看,別人都坐好了,我們也去坐著,母妃回去給你唱好聽的小曲。”吳良娣溫柔地摸摸小女孩的頭,牽著她的手在眾目睽睽下往門口走。
我往台上一望,雲貴嬪的小公主正被太後摟在懷裏撒著嬌,往旁邊一瞥正對上君子羽的眼神,我匆忙避過,心像被什麼擠壓了一下。這種感覺好難受,就好像是坐在公車上,上來一位老人家,大家木偶般木然地任由他隨車顛簸,透著股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