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智贏第五關(1 / 1)

第1章第5節智贏第五關

1.小說《範進中舉》中,範進參加的是科舉考試中的:( )

A.院試 B.鄉試 C.會試 D.殿試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範進中舉》這篇小說中講的是範進中舉人的故事,選自清代諷刺現實主義名著《儒林外史》。這裏的舉人是對當時參加全省範圍鄉試及格後取得的資格,也稱作孝廉。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故稱為秋闈。

2.中國古代的書籍叫“簡冊”,其中“簡”是用於書寫的狹長竹木片,若幹“簡”編連起來就成為“簡冊”。簡冊是怎樣書寫的?( )

A.用毛筆寫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筆寫再用刀刻 D.用火烤字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簡冊一般是用毛筆蘸上墨汁在竹木片上書寫的。由於墨汁中含有膠質,且竹木片的長纖維利於保持著色性很強的墨汁,所以不容易掉色。

3.破除“滿漢不通婚”這個祖訓的是:( )

A.雍正 B.乾隆 C.道光 D.康熙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據曆史記載,乾隆皇帝有個女兒,十分寵愛。這個公主臉上長了一顆黑痣,相士為她算命,說“主災”,須嫁給比王公大臣更顯赫的人家才能“免災”。乾隆想到了山東曲阜的孔府。但是,孔氏乃漢人,按照祖訓,滿漢不通婚。乾隆皇帝巧妙安排,先把女兒送到漢族大臣於敏中家裏,做於敏中的幹女兒,然後以於敏中幹女兒的身份嫁給了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孫衍聖公孔憲培。

4.在唐代長安城經常可以見到的“新羅人”是現今我們所說的:( )

A.朝鮮人 B.越南人 C.俄國人 D.新疆人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唐朝時候所說的新羅人指的就是朝鮮人,新羅在675年的時候統一朝鮮半島,與唐朝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

5.下列詞語中表示降職的詞是:( )

A.拜 B.遷 C.謫 D.去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謫指的是貶官或者調往邊遠地區。拜是指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遷是指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或者平級轉換三種情況。去指的是解除職務。

6.皇帝什麼時候成了“黃袍”的獨有者?( )

A.春秋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D。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對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並沒無定製。春秋時候的齊桓公就喜歡紫色的衣服,秦始皇按照水金火木土與青赤黃白黑分別相配,穿黑色的袍服。到了隋朝,文帝、煬帝著黃袍,但是沒有命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時,他不喜歡別人和自己同著黃袍,就下令“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唐高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但是這時的規定並不是很嚴格,一般百姓著黃依然較為多見。

7.北京在唐朝的時候被稱為:( )

A.中都 B.幽州 C.北平 D.大都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北京在唐代時稱為幽州,遼時稱為南京,金時稱為中都,元時稱為大都,民國的時候改稱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