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裏人”透徹中往往會帶著無盡的悲意,蕭瑟中卻是無盡的孤獨。這卻必然是癡者之言,而那些智者依舊在夢中,無比清醒的看著百態世事,異常精確的把握著時代脈搏,將自己的理想烙印在曆史的長河中。
說是有千年的曆史,如果不考慮互相交流的細微影響,各個不相鄰的獨立國家、種族自身有有自身的曆史,有自己的坎坷,這些曆史正真疊加起來卻也是怕有萬年以上的書寫。
普通人很難理解曆史是什麼,是那些破的沒法再用的卻貴的令人發指的文物?還是那些傳奇話本中力抗大鼎運籌帷幄的英雄,是可歌可泣的戰場,風花雪月的往事亦或是高山流水的基情?當然曆史也不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地某樹下撒尿被恰好被某人看見這種大眾所愛的八卦舊聞。
不管曆史是因為勝者正名而篡改還是因為缺少證據而不詳或者是史者的一些小心思,有時有些神話傳說,但總體來說不會脫離當時文明思想的大框架。比如漢司馬再怎麼能編他也編不出個坦克來,書法再怎麼工整也畫不出個飛機來。我要說曆史即便是哪個史官在胡扯也不會影響他的真正作用,他的作用是什麼,那就是傳承。
而我們傳承的是什麼?
傳承的是文明。
文明,即是智慧。
很多人以為洞悉因果便是智慧,也有有很多人以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便是智者,難以認同,智慧這兩個字所承載的是人類迄今為止的所有,並非一個因果關係並非五車書就可以說清楚。智慧發生在你的言談舉止、立身處事之中。
智慧是命運的一部分,不是邏輯,更不是聰明。
鬼神自然很難相信,但是唯物主義一直說物質產生意識,物質第一性,從其中一個角度來看人本身就是物質,產生了人類的意識,那麼其他物質呢,比如一塊磚頭,再有人說人類意識是複雜的電化學反應,又怎麼證明唯有這種反應才會產生意識。當然辯論這種東西本身就沒有什麼意思因為你怎麼辯最後都是哲學基本問題,再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我想說智慧本身就是在這中辯論中成長的。
人類主動的去思考事物,其實就是基於一些偶然的發現,比如錘子原來是一塊石頭,人們為了方便使他逐漸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錘頭,同時人類的手可能在製造和應用這些工具的時候越來越靈活,這樣工具和人類說起來就是一起進化的,所以說這中間積累的全都是不折不扣的智慧。
再說智慧本身就隻是一種可能性,一種效率。但是他從來也不可能在將來決定什麼,愛因斯坦有類似這要的言論,如果你能預測到所有量子的運動方向那你就能預測到未來。所以說即使高達99.9999……%你也不能說一定會發生,更不能說什麼是決定因素。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難道前邊的稻草就沒有起作用,但是大家看到的確是這最後一個稻草,這根稻草變的無限大,大到大家以為起到關鍵作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兄弟兩人的行為和結果是智慧提供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