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生死邊緣(2 / 2)

突聽伏羲哄亮的聲音自不遠處響起:“喂……你不來指路,我們可找不著那個地方。莫不成你還想考考我捉迷藏的本事?那我認輸便是!”

聽著伏羲催促的語聲,彩兒的心靈更似蒙上了一層迷霧。好在她一向開朗,既然一時想不明白,便不再去想。蹦跳著來到二人身旁,三人肩並著肩,一同消失在濃密的夜色下,像是被黑夜吞沒。

夜色很深,深得連月光都難以刺透而變得默然起來。

黑龍使強忍著雙目中如針紮般的劇痛,憑借著他肉身上其它驚人的感官——嗅覺、聽覺、觸覺,去摸索著這個已變得“陌生”的世界。

他無數次的摔倒,又無數次地爬了起來。有些人會怨恨腳底的石塊兒為什麼總是跟他作對,也有些人把這一切歸罪於老天爺。而此時,黑龍使的內心已被悔恨、恐懼、失望所堆積,不容他騰出更多的空間去裝一些無味的埋怨與浮燥。

對於黑龍使來說,失敗是醜陋的。他們決不輕意出擊,出擊必完成使命。於是,黑龍族的名號在有生命的地方無疑是代表著“毀滅與惶恐”。

當然,正像黑龍使此次的行動一樣,總有一些人因為偶然成必然的原因而導致失敗,而且不隻一次。雖然失敗,但龍族威脅生靈界的壓力卻反而巨增。因為他們族內懲罰失敗者的手段遠比對付敵人更為凶殘!

抽去龍筋,披去龍皮,一片片地拔掉身上的鱗片,放幹渾身的血液,混同酒水,全族上下一人一碗,喝下的是驚懼,激發的是獸性!他們深知,死在敵人手下,遠比死在自己人手下要舒服得多。

可憐的黑龍使在命運的顛簸中,連選擇死亡的權力都沒有了。他甚至不怕神農毀去他的雙目,他隻恨神農心慈手軟,為什麼不在他要害上補上一刀!

他本打算留在那裏,等待著伏羲前去結果他的性命,可雙目的劇痛逼著他以“地循術”躲避起來,獨自來到河邊,洗去麵上的藥沫。疼痛稍減後,他想過去找伏羲,但在半路上便遇到龍王屬下的傳訊使者命他及早回歸本族,聽從處置。說完,便如氣體消散一樣,無影無蹤。

同一族類,見到自己人如此痛苦的遊蕩,絲毫沒露出憐憫之情。如果有人攙扶他,或許便不會摔倒,走起路來也更流暢一些。至少不用辨明方向。

對於一個瞎了眼的生物來說,尋不到路,又無人問津,這無疑是最痛苦的。可奇怪的是,黑龍使內心卻對此充滿了難言的感激之情。因為他走的越快,便離死亡越近。雖然無人指路,會使他在路上飽受風霜,磕磕碰碰,但卻可以更多的享受這僅餘的生命,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還會存活多少時間之時,生命對於他的意義將變得無比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