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為僧(2 / 2)

大蘇山在陳齊兩國邊境,兩國交戰,佛法弘揚受到阻礙,許多人害怕戰爭,相繼散去。隻有那些有誌於行道的,不惜生命,留下來向慧思學法。慧思向他們傳授禪定之法,講授佛理。

接著,眾人又請慧思講《般若》和《法華》二經。慧思所講的內容,都能闡發佛經的玄妙之意。江陵前來學法的智顗,聰明慧解,學識廣博,慧思讓他代自己講經。智顗講到一心具萬行之處,感到有些疑惑。慧思給他解釋說:

“這是大品次第之意,不是《法華經》的圓頓之說。我過去在夏休時,就苦於思考這個問題。在一天夜晚,我忽然感到一念生出萬法,從而印證了這種說法。”

智顗接受了慧思所授的法華行法三七境界,又問慧思的師位是否是十地,慧思說:“不是。我是十信鐵輪位。”其實,以慧思所證得的境界來說,已到了長別苦海的程度,隻是他本人謙虛退讓,聽其言很難見其實。

陳光大(年號) 六月二十二日,慧思又帶著眾弟子,向南嶽進發,開始了融合南北佛教的偉大事業。

慧思到達南嶽後,告訴眾僧說:“我要在這裏住十年,十年以後,我就要遠遊他方。”又說“我前世的時候,曾到過這裏。 ”

衡陽附近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林靜泉清,見到的人都很高興。慧思說:“”這是古寺院,我過去曾住在這裏。”按慧思的說法,眾人掘開地麵,果然看到了房基和一些僧人用具。他們走到岩下時,慧思:“我過去在這裏坐禪時,賊人砍了我的頭,因而喪命。現在是我再次轉世之身。”眾人共同尋找,發現了一具枯骨,又仔細尋找,找到一個頭骨。慧思拿著頭頂在頭上,後來又為它建造了一座塔,以報答前世之恩。

慧思在南嶽講經授法,山門弟子雲集,名聲日高。有一個異道心懷嫉妒,密告陳皇帝,說慧思是北地僧人,受齊的指使,前來破壞。陳皇帝派使者前去探查。使者走到半路,遇到兩隻虎在前麵憤怒地咆哮,使者驚嚇而退。幾天以後,使者又去。此時,有小蜂飛來螫慧思的額頭。立即有大蜂飛來,咬死了小蜂,把小蜂的頭叼到慧思麵前,然後就飛走了。陳皇帝得知此事後,對慧思不再懷疑。不久,告密者一人暴死,另外兩個被狗咬死,蜂所示的征兆,於此得到了驗證。

陳皇帝欽佩慧思的道法高深,傳旨把慧思接到下都的棲玄寺。有一次,慧思從棲玄寺到瓦官寺,趕上下雨,他沒帶雨具,卻身上不濕,鞋不沾泥。僧正、慧暠諸弟子在路上遇到慧思,他們稱讚道:“真是神人!不然,怎麼會如此呢?”

陳國的大臣對慧思佩服異常,道俗也為之傾倒。大督都吳明徹,敬重慧思,送給慧思一個犀牛枕。李將軍孝威,到寺中拜見慧思。他在路上想:“怎麼才能看到吳明徹送給慧思的犀半枕呢?”等到了慧思的住處,慧思對李孝威說:“想看犀牛枕,現在就可以看。”

有一天,忽然有聲音告訴李孝威打掃院子,有聖人將至。孝戚立即讓人打掃。不一會兒,慧思就來了,孝威仰慕不已。孝威把此事告訴眾人,眾人驚歎不已。慧思想回南嶽,眾人不敢挽回,用船把他送到江邊。慧思回山中後,陳皇帝每年都要去三封信,表示慰問。

慧思在山中加倍宣講佛法,其道法更加高深莫測。現形忽大忽小,有時會藏身不見,又時常有異香奇色出現、各種瑞相接連不斷。

慧思曾說要在山上住十年,住滿就走。在十年將滿之時,慧思從山頂下到半山道場,聚集門徒, 連日說法。慧思苦口婆心地勸眾僧學法行道, 聽著為之動顏。慧思告訴眾人說:

“如果有十個人不惜生命,常修《法華》、《般若》、《念佛三昧方》等,常行懺悔,這種人有什麼需要,我將隨時供給。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就要遠去了。”

苦行之事艱難,眾門徒無人回答。慧思停念止息,等待命盡。小僧靈辯見慧思將要離去,嚎啕大哭。慧思睜開眼說:“你是個惡魔,我要走了,眾聖正在迎接我,快樂致極。你為什麼要驚動我,趕快出去。”

說完,慧思就離去了。慧思死時,異香滿室。他的屍體頭頂溫熱,身體綿軟,麵色如常。終年六十四歲。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