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光法師序言所述,《佛教三字經》的主要內容是“略敘如來降生成道,說法度生;列祖續佛慧命,隨機施教;及與古德自利利他嘉言懿行”等事跡和法理,世人通過誦習是文,可“知佛經之要義,明祖道之綱宗”,其最終的意義“是在後進之發心造修焉”。這是一本佛學入門書,主要內容是以韻文的形式,提挈佛法的主要精神,辨析佛學的基本義理,介紹佛教的主要宗派等。
壹 佛教起緣
1、法界生起
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
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覺,號無明。
空色現,情器分,三世間,從此生。
迷則凡,悟則聖。真如體,須親證。
2、證道成佛
證者誰?釋迦尊,大悲願,示誕生。
處王宮,求出離,夜逾城,人不知。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間,習寂定。
從定起,出山來,坐樹下,心境開。
天龍喜,魔膽落,睹明星,成正覺。
3、啟教傳道
啟大教,說華嚴;刹塵海,現寶蓮。
湣凡愚,不能聽,隱尊特,顯劣應。
說阿含,第二時。四諦法,接小機。
證四果,出生滅。演方等,破法執。
第四時,談般若,二乘轉,教菩薩。
開顯圓,法華會,學無學,得授記。
《涅槃經》,最後說,顯真常,扶戒律。
五時教,如是說。亦融通,亦分別;
化道圓,歸真際。
4、結集三藏
雙樹間,吉祥逝。荼毗後,分舍利。
阿育王,變古製,碎寶末,造浮圖,
役鬼神,遍閻浮。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大迦葉,命阿難,
結集經,石窟間。修多羅,是經藏;
毗奈耶,是律藏;阿毗曇,是論藏。
正法隆,外道喪。藏分三,部十二。
遇有緣,作佛事。
貳 中國佛教
5、佛法東傳
漢明帝,夢金人,求聖教,遣蔡愔。
騰蘭來,經像至。初譯經,《四十二》。
道教徒,興惡念,請焚經,為試驗。
道經毀,佛經全,光熾盛,耀人天。
善男女,皆生信,求出家,期親證。
建十寺,安僧尼。三寶備,始於茲。
溯源流,知宗派,宗有十,分大小。
6、小乘二宗
成實宗,六代盛;高僧傳,可為證。
俱舍宗,陳至唐,五代後,漸微茫。
此二宗,是小乘。律大小,七大乘。
7、禪宗
傳心印,為禪宗;佛拈花,迦葉通。
授阿難,為二祖,次第承,皆可數。
第十二,號馬鳴,造《起信》,大乘興。
十四祖,名龍樹,入龍宮,《華嚴》遇,
傳世間,法雨注;造諸論,施甘露。
廿八祖,達磨尊,來東土,示性真;
離文字,要親證。有慧可,得心印。
傳僧璨,為三祖。《信心銘》,超今古。
第四祖,名道信,知無縛,解脫竟。
五祖忍,居黃梅,東山上,道場恢。
第六祖,名慧能,傳衣缽,道大行。
六祖下,二禪師,南嶽讓,青原思。
南嶽下,一馬駒,踏殺人,遍寰區。
青原下,一石頭,石頭路,滑似油。
分五家,派各別:臨濟宗,行棒喝,
玄要分,賓主別,人與境,奪不奪;
溈仰宗,示圓相,暗機投,義海暢;
曹洞宗,傳寶鏡,定君臣,行正令;
雲門宗,顧鑒咦,一字關,透者希;
法眼宗,明六相,禪與教,無兩樣。
8、律宗
既明宗,須知律;持五戒,本乃立。
為沙彌,持五戒;比丘僧,具足戒,
戒二百,又五十;尼增百,戒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