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路上偶遇(1 / 2)

出了大業縣城,在縣城西北麵有一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李浩天在出入口旁邊的一個加油站給普桑加滿了汽油。

這時,口袋裏的電話響了,是田曉芳打來的,但還在加油站不能接聽電話,李浩天把車開到高速路出入口前的路邊,才停車接電話。

“新年好,鄉長!還在江南省那邊吧,初一那天上午給你電話拜年,沒人接聽,是不是愛人在身邊不方便接電話呀?嗬嗬。”田曉芳笑說。

“新年好,曉芳同誌,初一那天起得遲了一些,沒聽到電話響,本打算給回個電話的,後來因為老家這邊有點事,忙著忙著,就忘了給你回電話了,哈哈,真是不好意思了。”李浩天打了哈哈,心想:浪竹這邊的人都以為李鄉長回江南省城過年了,誰會想到這個李鄉長竟然還有一個身份,會跑到大業縣過大年呢。

“理解,鄉長,我現在省城南武市,今天打電話給你,一是給你拜年,二是彙報一下有關龍電集團熱電聯產項目的事兒,我同學的丈夫已將我們浪竹鄉產業園的意向和相關資料轉給龍電集團的投資代表了,他們對我們產業園也很有興趣,答應在元宵節後到我們浪竹考察,具體時間到時會通知我們。”田曉芳說。

頓了一下,田曉芳還說:“不過,我還從其他渠道打聽到,省會南武市城北區以及我省重工業大市柳城市也在爭取這個熱電聯產項目,我們的對手都不弱啊。”

“辛苦了,曉芳同誌,你繼續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全力做好跟進工作,力爭盡快敲定考察時間,並留意其他對手的動向,有必要的話,我們也可以專程跑一趟京城嘛,同時,我們浪竹這邊也要抓緊做好準備工作,我會爭取盡快趕回浪竹主持工作的。”李浩天說。

“好的,我會繼續跟進的,有什麼情況我會及時向鄉長彙報。”田曉芳說。

龍電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熱電聯產項目具有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特點和優勢,項目建成後,可緩解當地和產業園企業生產生活所需的熱電緊張問題,有效改善園區的投資條件。這可是一個上百億元的民生項目,對地方官員來說,能拿下這個項目顯然是一個了不起的政績,自然成了非常搶手的香餑餑,有人來爭一點也不奇怪,要比的是政策優勢、投資環境,還有各自的招商手段。

在政策優勢、投資環境方麵,浪竹鄉是鐵城市唯一的出海口,浪竹產業園是鐵城市實施通江達海戰略的重要平台,不僅享受省級產業園的相關政策,而且鐵城市的政策和資源都會向浪竹產業園傾斜,也不是全無優勢。但與省會和傳統重工業城市柳城相比,鐵城市這樣一個小商品經濟為主的地級市顯然是最弱的。所以,要爭下這個項目,隻能想其他招數,比如私人關係等等。

田曉芳的個人資源很重要,但也隻能做到牽線搭橋的作用,要最終達成項目洽談簽約,到項目落地,還得自己這個產業園一把手出馬啊。可自己這麼一個冒牌鄉長,有什麼本事和關係能爭得過人家呢,這種還沒什麼把握的事情可以說是八字都還沒有一撇,求助於市縣領導這不是胡鬧?反而還會讓領導質疑自己的能力,嗬嗬,還京城背景呢,還出身京城李氏豪門呢,狗屁!

想到自己那個玄之又玄的京城李家背景,李浩天就苦笑不已,自己一個百分百的西貝貨,也不知此去江南省能不能過關,現在卻想著打京城李家的招牌,依靠李家的資源成事,一點也不現實。更主要的是,如果京城李家重視自己的存在,也不會將自己扔在這個百越之地的一個偏僻小鄉鎮自生自滅,更不會走到跳江自盡這個地步?好死不如賴活,無緣無故誰會去跳江?人,隻有走投無路、無倚無靠、徹底絕望、生無所戀,才會行此下策。

“罷了罷了,盡人事吧,最後成與不成,一定有它的理由,豈是自己能強求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想必就是這個道理。想多了也沒用,不如專心開車吧。”李浩天一邊開車一邊想著。

初二的車還不算多,李浩天踩到120公裏以上,覺得長路漫漫,一個開著車怪悶的,於是想取一張歌碟放點音樂聽聽,解解旅途的寂寞,可找來找去,隻有一張刮得很花的歌碟,而且都是一些港澳流行老歌,來來回回就那麼幾首,聽一遍兩遍還不覺得怎樣,聽多幾遍後,就覺得煩膩不已。李浩天又按回收音機,結果聽來聽去,又是一些治疑難雜症的“名醫”谘詢節目,真是無聊透頂,看來電台的播音員也放假了。

因為要趕路,中途李浩天也沒歇息,開了5個多小時,已是進入江南省地界了,距離江南省會江城市還有3個小時的車程。李浩天突然覺得有些饑腸轆轆的,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餐,往副駕位置一看,是一個塑料袋裝著什麼東西,用手一摸,是個塑料食盒,似乎還有點溫,喝,這不是老媽給自己打包的雞蛋麵條嗎?嗬嗬,還是老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