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1 / 2)

“這……”蔣玉菡還想說什麼,卻撇到黛玉微微的搖了搖頭,還是住了口,低聲道:“草民遵旨。”

揮退了蔣玉菡,黛玉偎在胤禛懷裏道:“四哥,這下子在蔣玉菡心裏你可是個大壞人了。”胤禛毫不在乎道:“我原本就不是什麼好人。”黛玉淺笑道:“才不是,在黛兒心裏四哥是最好的人。四哥,你說太……理親王回去嗎?”胤禛淡淡道:“他隻會感謝朕讓他有機會纏著蔣玉菡。”黛玉皺眉,總覺得對蔣玉菡有些過意不去。四哥怎麼就會認定蔣玉菡對胤礽也會有感情呢?好吧,如果完全沒有感情以他那個性子當初也不會救東哥,但是也不一定是那種感情啊。若是以後蔣玉菡喜歡別的女孩子了該怎麼辦?胤禛道:“所以朕說的是讓蔣玉菡管著二哥啊。主動權在他手裏你擔心什麼?”

“理親王肯麼?”

“他會謝朕的。”

兩天後,理親王胤礽薨,諡號密。其子弘皙襲爵,仍為理親王。

清晨,蔣玉菡獨自一人牽著一匹馬慢悠悠的出了城。原本就是孤身一人倒也不需要太多的行禮。走的時候韓四娘一臉怨氣的丟給他一個盒子,直怪他不講義氣,年紀輕輕的就學人家落跑,把暗閣的事物留給他們幾個老人家操勞。盒子裏裝的卻是整整齊齊的一疊銀票,足夠他一輩子什麼也不做坐著吃香喝辣到死。蔣玉菡也不是矯情的人,受了朋友的好意瀟灑的離去。

城外卻並沒有見到那個人的身影。蔣玉菡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死了。隻是心底深處還是若隱若現的有些淡淡的失落。長歎一聲,蔣玉菡望天自言自語道:“死了也好,省的折騰。以後天涯海角一個人倒也自在。”一邊的山坡上傳來陰森森的聲音道:“你倒是巴不得爺早死!”蔣玉菡一愣,抬頭就看見胤礽穿著一身布衣牽著馬站在那上麵瞪著他。

蔣玉菡定定的看了他好一會,才終於笑了出來,淡然道:“你倒是來得早。”誰知一句話卻讓胤礽臉色變得十分難看,怒道:“老四那個混賬說如果爺今天沒有和你一起走,就要毒死爺!”蔣玉菡有些好笑的道:“你怕死?”胤礽一愣,有些嘴硬的道:“誰怕了,爺不樂意待在京城了!”

“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太子去世兩個月後,胤禛為東哥指了婚。一個蒙古的郡王福晉。雖然是繼福晉,但是蒙古人生性豪邁,不會計較東哥之前的事情。而且東哥自己也不願意在留在京城。胤禛看在黛玉的麵子上封了個和碩格格,一年後晚婚。因為是要送到蒙古和親的,皇室宗親自然也沒有人計較多了一個和碩格格的事情了。畢竟總比自己的女兒妹妹送去和親要好得多吧?

雍正二年,西寧的戰事已畢,胤祥準備班師回朝了。

胤祥比預期的更快,隻用了兩年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叛亂,從此大清西北再無大戰事。胤禛自然很是高興,帶著黛玉和文武百官皇室宗親親自出德勝門迎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怡親王軍功彪炳,功在社稷。特賜世襲親王銜,領兵部尚書銜。賜宜春園一座。長子弘昌賜貝勒銜。欽此。”

“臣弟叩謝皇上恩典。”胤祥一身戎裝,恭敬地跪地接旨。胤禛上前扶起他淡笑道:“十三弟。”胤祥起身笑道:“四哥,四嫂。胤祥回來了。”黛玉含笑望著胤祥。這兩年邊關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憔悴,整個人反而顯得英姿勃發,在沒有當初鬱鬱寡歡的模樣,黛玉心中知道,四哥當初的決定果然是對的,“十三弟,恭喜你凱旋歸開。”胤祥點頭道:“多謝四嫂。”

站在一邊的臣子看在眼裏,都明白這剛剛回朝的十三爺必定會是皇上的重臣和寵臣。誰不知道十三爺和皇上自小就是好兄弟?

這一幕,看在站在另一邊的兄弟們眼裏卻是分外的刺眼。他們是皇子,天性裏生來就對人帶著三人戒心。何時有過這樣毫無懷疑的兄弟之情?胤祥和胤禛之間的信任和默契卻是刺痛了許多人的眼。

養心殿裏,群成告退隻剩下胤祥還有胤禛黛玉帶著弘暉和書惠共坐閑聊。

“四哥……”胤祥看著胤禛有些猶豫,但還是開口了。胤禛不等他說完話,截住了他的話淡淡道:“十三你不必再說了,聖旨已下難道還有反悔的不成?”幾十年的兄弟,他當然知道胤祥是想要拒絕世襲親王的爵位。大清的爵位都是降封的方式沿襲的,父親王,子郡王,孫貝勒。而世襲親王則是父親王,子子孫孫皆王。俗稱鐵帽子王大清開國百年,除了太宗時候封的八位鐵帽子王,和體製以外的承安郡王外,順治康熙兩朝都沒有再出過世襲親王。如今新皇登基不過兩年就封了一個,在群臣麵前隻怕不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