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靜下來,鴻鈞老師要開始講道了!”兩個唇紅齒白的道童步行而出,靜靜地站立在上麵的蒲團兩旁。
聽到聖人將要講道,眾人紛紛安靜下來,端坐在地,神色恭謹,不敢有絲毫放肆。
恍惚間,鴻鈞的身影就出現在眾人眼前,盤坐下來,無聲無息,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鴻鈞是如何出現的,心中紛紛大驚,聖人果然深不可測。
鴻鈞盤膝坐下,雙眼淡淡地掃視了一下下麵的修士,沒有任何氣勢,但是幾乎所有修士都有種無所遁形,一眼被看穿的感覺,大汗淋淋。
當看到將夜眼神明顯一頓,眼睛之中有一絲驚喜,但很快就移了過去!
“以後就按如此坐,不得變更!”
“天地初開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果然是聖人講道,當真玄妙之極,異象非凡,朵朵金花在紫霄宮上空飄落,地湧金蓮,供修士吸收,無數靈氣幻化為一個個珍禽異獸,有仙鶴長鳴,麒麟咆哮,猛虎漫步……種種異象不斷。地湧金蓮,天花亂墜,雲霞自生,天光四起,比那將夜講道之時的情景還要盛大百倍,周圍眾人表情各有不同,三清受盤古開天功德遺澤,悟性奇高,臉上之表情甚是淘醉。
女媧資質不如三清,但也不差,時而作驚喜之情,時而苦惱不已不一而述,後麵準提與接引兩兄弟乃是同修一門功法,接引臉現疾苦之色,好像天下人都欠他的錢似的,準提表情一如女媧,隻是有時驚喜之時抓耳撓腮,如獲大悟。
其他如鎮元子,紅雲,東皇,帝俊等亦是各有所得,隻是限於資質,所悟比前麵幾人要少,不過眾人得遇聖人講道,機遇難求,便是不懂也死記硬背,待以後再回憶。
紫霄宮中三千客,此刻無不沉浸在玄妙的意境之中,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眾多修道境界的玄妙被一點點剖析出來。
可惜這次鴻鈞所講的都是與修道之始到大羅金仙境界有關的,與如何突破大羅境界卻沒半點關係。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眾人才大部分都能即時聽懂,要知道此時大多數修士都是靠自己摸索修煉的,途中不知犯了多少錯誤,通過這次聽道,將這些錯誤一一發掘出來,重新改善,同時對各個境界有了新的認識,厚實根基。而聽不懂的隻有十一祖巫了,後土則是聽的若有所思,感覺懂,又感覺不懂!祝融要不是看到有將夜在想和將夜打一架,不然才不會耐下性子,坐在紫霄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