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1 / 3)

瑞聖二十四年八月,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景雲府城熱鬧異常。

十五年前朝廷推行新政,大力發展工商業,景雲府城的工坊、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不少無地、失地的農民被吸引進城進入工坊、店鋪務工,還有更多的匿籍流民選擇進城落地歸籍,這些既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龐大的人力,也使得府城的人口大增,戶籍人口由十四萬七千餘猛增到三十二萬餘,官府將城池擴建,原來麵向孤雲山的南城區往外推出去七裏多成為新城區。

工商發展帶來百業繁榮,尤其在這個收獲的季節,又逢圩日,府城附近的鄉村農戶拉著車帶上收獲的產品進城趕集,新城區熱鬧繁華、行人如織。

不過府城今天的熱鬧並不完全因圩集的緣故,北邊的老城區裏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來車往進出的盡是衣著光鮮華麗的人。

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儒士踱著方步慢騰騰地走在新城區,因為擋著道,時不時被前後左右趕路的人撞開,這人滿麵怒色,眼中更是毫不掩飾厭惡的目光。

“這不是張兄嗎,怎麼也肯屈身俯就跑到這兒來啦?”一個同樣四十歲左右的布衣男子從對麵走來向他打招呼。

“原來是李兄,”張姓儒士認出來人,拱拱手算作打招呼,腦袋卻是揚起來的,顯然看不起對麵之人,打著哈哈地道:“北城區被某戶人家弄得吵鬧不堪,害我無法看書,不得不出來避難,走著走著居然走到這兒。”

“嗬嗬,什麼某戶人家,那可是當朝太師、新晉封的一等公爵景國公陶勳的老太爺百歲壽辰,是皇上下聖旨給辦的壽筵,陶大人奉旨回家主持,你說以他的身份地位那還能不熱鬧。”

“哼,一群趨炎附勢的小人!”張姓儒士憤恨地道:“陶勳貶損聖人,唆使皇上搞什麼新政,妄改祖製,沐猴而冠,天下被他搞得烏煙瘴氣,這種人該千刀萬剮打進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哎,張兄此言差矣,陶大人的新政對百姓有實惠,對我們讀書人也未必沒有好處。旁的不講,他弄的科舉副考不就很不錯麼,去年第一次開考,光本府境內便錄取三百人,今年已經盡數授予實職為官了。”

“休得說此,說此我便有氣,好好的朝廷六部,官少而精,這是太祖爺體恤民力不欲增加百姓的負擔,他倒好,居然弄出來十七部,大肆擴編職官,從朝廷到地方都是如此,他還將官員薪俸平均提高二十倍,如許冗官冗費最終還不是靠搜刮民脂民膏養著,他市恩搏名,但卻苦了平民百姓,這……這不是苛政、惡政又是什麼?他不是大奸臣、大貪官又是什麼?”

“好了好了,張兄不必叫嚷,朝廷、地方的確多出許多職官,不過百姓生活也沒有貧困嘛,你看咱景雲府,穿綢吃米手有餘錢的人家反而越來越多。況且,多出來職官不是更好麼,我等讀書不就是為做官麼,以前科舉正考錄取的人太少,朝廷的職官又少,我們好不容易擠過獨木橋還得麵對僧多粥少,如今好了,副考錄取的人多、新增的職官更多,我等做官有望。不瞞張兄,小弟去年已經到官學報名,正天天進學,兩年之後就可參加副考。”

張姓儒士十分吃驚:“什麼,你堂堂秀才也學新學?”

“嗬嗬,我可不比張兄高才,年屆不惑卻仍隻是個秀才,走正考之途怕是終生無望仕途的,倒是這副考,我去觀察過,多是隻識得些字的普通人,我的才學放在那兒算是拔尖的,後年的副考定能上榜。”李姓布衣之人露出幾分得意。

“哼,斯文掃地。”張姓儒士話雖這麼講,神情卻有些鬆動了。

“張兄是舉人,若肯放下身架參加副考,當官還不是手到擒來,進士之途委實太難。張兄若有意須得抓緊,曆來官場上都講資曆,副考錄取的都分到朝廷新增的部堂,要去就得乘早去,以後憑著資曆老,地位也才升得快。”

“呃……”張姓儒士表情豐富地壓低聲音問道:“李兄,那官學入學的手續難不難?”

“哈哈哈,不難不難,似張兄和身份和大才,官學敲鑼打鼓地歡迎。”李姓布衣開心地回答,接著左右顧盼神神秘秘地小聲道:“小弟勸你一句,以後詆毀朝廷和對陶勳大人不滿的話躲在被窩裏說說無妨,在外頭最好不要亂講,不然朝廷的錦衣廳可不是吃素的,說不準哪天錦衣廳的秘探便搜集到你以前做過的不法之事,堂而皇之將你治罪,罪重的是要殺頭抄家的,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十幾年來各地被殺頭抄家的官宦人家和普通讀書人有多少。”

兩人正竊竊私語的時候,道路上一陣紛擾行人紛紛閃開,原來是一輛豪華的四馬四輪大馬車開過來。

李姓布衣羨慕地看著馬車道:“你看看,從西洋學來的馬車,四個輪子的,四個輪子的車子居然能轉彎,你說神奇不神奇。我今年搭過伍大老爺的馬車,那車廂寬敞舒適,走在路上還不怎麼震,又快又舒服,比坐轎子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種享受呐。”

“隻不過奇技淫巧之物罷了,世風日下就是被這種東西害的。”

“我的張兄,新政、新學提倡的就是百工技藝、格物致知之學,你以後若打算走新學的路子做大官,切莫再講這樣的話了。”

說話之間,馬車從他們身邊開過,沿著馬車大道走到新城南門附近停下,站在車廂後麵的一名衣著光鮮的仆人拿出一麵銅鑼猛敲。

鑼聲很快將城門口附近的人吸引過來。

那仆人扯開喉嚨大叫:“府城某區某某大老爺給父老鄉親請安,因陶老太爺百歲壽誕,我家大老爺特地在南城門某街某鋪設粥莊,施粥送紅包,任何人都可以去領,隻求諸位拿到粥米、紅包後能替我家大老爺向陶老太爺念佛祝壽,祝他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