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魂解決心中一大困擾也是輕鬆許多,告別白鶴後,繞過假山,這才來到竹屋前。
“弟子葉魂,拜見師父。”
靜待片刻後,一聲輕柔的聲音傳來:“你進屋來罷。”
葉魂聽得吩咐,自是揭開門簾,走入屋內。竹屋內一道屏風立在屋子中央,兩邊各有一座小香爐,燃起陣陣檀香。除了普通的桌椅外,擺設極為簡單,最顯眼莫過於掛在牆壁的一把帶鞘長劍。
長劍被隨意掛在牆上,卻讓人看到第一眼便目光便無法移開,當葉魂正凝神想仔細看清楚時,這把劍卻又散發出一股拒人於千裏之外的高傲。
“你且坐下,我所講的,你認真聽著。”屏風後傳來的話語卻是突然驚醒了葉魂。
“是,師父。”葉魂不敢怠慢,在屏風前得蒲團上坐下。
待葉魂在檀香的清香中靜下心來後,筱雲真人便開始為葉魂講解道法。
“修道者,修的是天道,何為天道?正所謂天生道,道生一,一分為二,是為陰陽,陰陽再化為五行。所以萬物均由陰陽二氣調和而成,又隱含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人之所以能修煉,便是體內五行靈氣與陰陽之氣互為轉化,形成靈脈,由此才能感應天地靈氣,化靈氣為自身法力,並且感悟天地一線天機。
“若是人天生五行不均,陰陽不調,無法形成靈脈的話自然無法修煉。這靈脈乃是先天靈脈,即便後天再有機緣,也無法修煉。
“所以是否有資格問道,乃是天注定,即便後天補全陰陽,也是無法感應天地靈氣。
“隨著修為的增長,人的法力變強,對天地感悟也愈深。修行中的各種境界,如練氣、築基等等,除了依體內法力多少而劃分分,更是看對天道有幾分認識。若心境不夠,便會出現關卡,法力再強也無法提升修為。
...
“修道者,便是聚天地靈氣,悟天地之一線天機。若修至化境,便可與天地同化,甚至得到那一線天機,超脫於天地之外...”
筱雲真人將這“道”隨口道出,葉魂卻是聽得如癡如醉,心神沉浸在師父所講的天道之中。
不知不覺間,葉魂竟進入空靈之境,身體自動感應天地靈氣,內心之中對這天道也有了似懂非懂的一絲明悟。
這時,筱雲真人的講解也停了下來,隻是靜靜等待,沒有驚擾葉魂。
...
良久,葉魂慢慢睜開雙眼,從感悟中清醒過來。此時若是有一麵鏡子,葉魂必定能看到自己雙眼種,那一點金星比之前更顯奪目。
“想不到你資質不凡,悟性也是奇佳,我這道法隻略略講了一遍,你居然就練成了這煉氣第一層境界。”雖然之前一直顯得比較冷談,但此時筱雲真人也對葉魂聽之既悟,不吝誇獎。
“這便是煉氣之境麼。”葉魂閉上眼,發現現在隻要他靜下心來,便可內視到身體各處流動著絲絲靈氣,靈氣隨經脈行走,丹田之中靈氣最多,但也不過黃豆大的一團罷了。
“煉氣入體,經脈中便存得一絲靈氣,若依特殊功法而行自然可轉化陰陽,形成五行之法力。你如今狀態,自然是煉氣之境。”
接下來,筱雲真人繼續為葉魂講解道法,又將流雲峰中專供新入門弟子的,在築基前修煉道法《流雲訣》傳授給葉魂。
筱雲真人講道往往言簡意賅,幸好葉魂悟性尚佳,不過有不解之處,葉魂也是不懂就問。
這《流雲訣》倒是一般,不過所有築基前的功法效果都差不多。都隻用來加快吸收天地靈氣,與轉化法力之用,並不分偏向任何五行屬性。當然,也有一些高深道法,將煉氣到元嬰全部包含在內,那又另當別論。
...
不知不覺間,兩個時辰過去,筱雲真人這才讓葉魂回去溫習,有不解之處,明日再過來請教。
別過師父後,葉魂並未遇到鶴仙子,隻得徑直回到別塵穀中。
坐在在靜室之中,葉魂拿出蘇晨給他的錦囊和玉簡,現在他有了法力和運用之法,倒是能使用這兩件東西了。
不過葉魂沒看錦囊和玉符,而是拿出天機玉佩,一時間陷入沉思。
“今日,才算是我真正踏足修真之路...來日奪得天機,又會是何時呢?”
---------------------------------------------------------------------------
大家,中秋佳節+國慶節=雙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