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事初起(2 / 2)

程咬金和蔚遲恭對望一眼均沒說話,想想當年眾兄弟在一起也是心底一陣惆悵。

第2天晚上,在唐軍主營裏麵,李世民在上,諸將在下,全都身披鎧甲,全副武裝。

“諸將聽令,今晚一戰,事關我大唐氣數,勝則我大唐可享幾十年安穩,敗則大唐國破,到時諸位都將是國破家亡,所以今晚這一戰全靠諸位將軍了,如果僥幸得勝,到時將軍賞黃金百兩,兵士按功論賞,諸將按剛才蔚遲將軍的計策分頭調兵吧,咬金,你去把和我們去偷襲的兵將調配好,在外集合,朕有話和眾兵將講”

“是,皇上”程咬金彎身行禮道。

諸將一聽,都是臉色微沉,其實誰都知道,此戰去偷襲的兵將有一半能回來就不錯了,因為此次去偷襲,那是本著犧牲一部份人的生命來換取敵軍主帥的相信,當然這裏麵大唐的士兵是不知道的,一會營帳外麵傳來程咬金的聲音:“皇上,眾兵將已經集合待命,請皇上帶軍出發。”

“恩,朕馬上到”。不一會李世民從營帳裏麵走出,身穿鎧甲,腰別佩劍,外麵親衛把戰馬牽過來,遞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腳一用力,整個人離地而起,躍上馬背,一提韁繩,戰馬嘶鳴一聲,像前方廣場衝去。

到了廣場,這裏已經站滿了士兵,都已整裝待備,細看之下估計大概有一萬餘人,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走了過去,眾將軍都彎腰行禮,口中說道“恭迎皇上,末將鎧甲在身,不能行軍臣之禮,望皇上恕罪”。

李世民上前一步說道:“眾將軍免禮,今晚一戰全靠諸位將軍,朕隻要諸位將軍奮力殺敵,不要這些繁文縟節,還有就是這一戰過後朕還能看到諸位將軍完完整整的站在這,到時候朕親自為眾將軍把酒狂歡”。

眾將都是一楞,連忙恭身道:“末將領命”。因為那時候的軍臣禮節看的極為重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從這點上看,那時候君王的權利有多大,至古以來那有身為臣子的能得到君王親自斟酒的,這是多麼大的殊榮,所以一聽到李世民說的話,眾將均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才連忙恭身領命。

這時候又聽得李世民說到“全軍將士聽著,凡是今晚隨朕出征者,如果戰死的話,有父母家室者,朕會在皇宮外建造一大片房屋,把你們的父母接過來,讓他們安享晚年,在請教書先生教你們的兒女讀書認字,讓他們長大以後可以成為我大唐的棟梁之才,朕讓你們無後顧之憂,為朕,為我大唐奮力殺敵,不要做國破家亡之人,隨朕`````殺”。

最後殺字一說出,所有兵將隻覺得全身熱血沸騰,一起呐喊“殺````殺```殺`````殺`````殺`````殺”李世民坐在馬上,看著這些大唐的大好男兒,禁不住心裏一陣難過。他自己心裏清楚,這裏將有一半的士兵要死在這一戰,可是自己畢竟是凡人,無力改變。因為這一戰包括他自己也不知道勝敗,敗了他自己也活不成,那裏還有能力改變他人的命運。

李世民眼望北方,眼中殺機瀧烈,“如果這次我大唐能僥幸得勝,哼,我要讓你遼國全國上下為這次侵犯我大唐一事後悔,小小的遼國,我李世民遲早要把你收服,為我今晚這一幹大唐的好兒郎平憤”。

月明如水,漫天繁星,大軍如長龍般蜿蜒而去,尉遲恭在後方一直站到看不見大軍方才回到營帳裏。

“傳信使,去告訴薛將軍,無論如何要確保皇上安危”蔚遲恭一回到營帳裏,就忙著下令。

其實這一戰,他比誰都要累,這次如果得勝固然是好事,但是一但敗了,那他就是萬死也不能赦其罪,古往今來估計他還是第一個敢讓自己的君主做誘餌的將軍,其實也就是他,換成別的將軍就是知道此計是好計,也不敢開口說出來,弄不好就給你來個叛國賣主的罪名,但是蔚遲恭不同,他和李世民還有程咬金都是結拜弟兄,當年那是一起出生入死的,關係自然不是別的將軍可以比的,當然如果是別的那個將軍說出來,李世民還不一定同意此次做餌的計策,也就是蔚遲恭和程咬金,李世民才會相信。

他相信蔚遲恭既然說出來,那這一戰不出意外是肯定不會敗的,況且這計策也是好計,就像蔚遲恭說的,現在大唐拖不起。

但是戰場瞬息萬變,不到最後誰也不敢保證,所以還是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