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佛教對策,金蟬轉世(2 / 3)

這日,大雷音寺中,釋迦牟尼佛坐於蓮台之上,對下麵一眾佛陀、菩薩講經說法,宣揚正果。

待講道過後,釋迦牟尼佛對眾佛陀、菩薩說道:“喃無阿彌陀佛,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之眾,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之眾,雖好殺生,隻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之眾,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之眾,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如今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一眾佛陀、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之言,紛紛合掌稱善。

這時,隻聽釋迦牟尼佛侍從迦葉開口問道:“喃無阿彌陀佛,不知我佛有哪三藏真經?”

釋迦牟尼佛笑道:“喃無阿彌陀佛,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九九八十一部,和有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將其要送上東土,但奈何那東方眾生愚蠢,毀謗我佛門真言,不能識得我法門之旨要,如果貿然傳入恐怕會怠慢了我瑜迦之正宗,因此卻需選一善信之徒方可。”

待釋迦牟尼佛說完,隻見彌勒佛上前問道:“喃無阿彌陀佛,卻不知佛祖欲派何人。將我佛門無上佛法傳入東土。”

釋迦牟尼佛道:“喃無阿彌陀佛,貧僧有一弟子,口齒淩厲,精善佛法,更加難得地是向佛之心堅如磐石,正是合適人選。”

那彌勒聽此,接著問道:“喃無阿彌陀佛,不知佛祖所說弟子,究竟何人?”

釋迦牟尼佛回道:“喃無阿彌陀佛,此人卻不是旁人,便是那整日在殿外菩提樹上聽貧僧說法的金蟬子。”

彌勒佛聽了,沉默不語,心中也是覺得那金蟬子甚是適合。在場眾人皆是佛法精深之人,那金蟬子早就產生靈識,為了聽佛祖講佛法,硬生生的壓製自身實力,遲遲不肯化形,可見向佛之心,卻如釋迦牟尼佛所言堅如磐石,而且其日日聽佛祖說法,佛法自然也是精通。又見他整日間不停嘴的叫喚,正是這普及佛法的不二人選。

因此,在場眾人皆是點頭不語,默認了釋迦牟尼佛的選擇。

釋迦牟尼佛見此,繼續說道:“喃無阿彌陀佛,我那弟子雖是合適人選,可待其轉世之後,靈智被蔽,不知前世今生,如此還需一人前去指點他一番,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大雷音寺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這卻是個天大的福緣,不知誰肯去走一遭來?”說罷,看向下首的眾位佛陀、菩薩,不過眼光卻是不時的飄向觀音菩薩。

下首的觀音菩薩見此,心中欣喜不已,當即將蓮台移到佛前,拜了三拜,道:“喃無阿彌陀佛,弟子雖是不才,可也願往東土,指點金蟬子取經。”

在場的眾多佛陀、菩薩見了,紛紛羨慕不已,可他們也知此事早已定下,那觀音菩薩不僅是準聖之尊,又是兩位教主看重之人。因此,眾人心中雖有不舍,卻也不敢去與她爭這份大功德。

釋迦牟尼佛見此,微微點頭,道:“喃無阿彌陀佛,觀音尊者法力高強,正是合適人選。”說罷,便命阿儺、迦葉,取出錦瀾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與了觀音菩薩,讓她轉交與取經之人,又賜她三個箍兒,分別為金、緊、禁,以用來降服那些取經途中神通廣大的妖怪。

觀音菩薩接過錦瀾袈裟與九環錫杖,對釋迦牟尼佛拜道:“喃無阿彌陀佛,弟子定會全力以赴,不叫佛祖失望。”說罷,便告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