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莫測天機(2 / 2)

不料陣勢方一發動,即出現天怒之象,狂風呼嘯,暴雨傾泄,刹那間遮日撕雲,天地昏暗。

附近的湖泊河流均翻騰起潮,魚躍蝦潛;山間亦百獸哀吼,千禽悲鳴,民間百姓更是驚恐萬分,驚天動地的嘶喊聲,哭泣聲響成一片。

四名高人盡皆大驚,不明為何會有此異象,他們都已為不死之身,又有陣法相護,自是不懼,但念及世間生靈的安危,終決定撤陣罷手.

但天威難測,四人剛一收回靈力,倏地萬雷齊響,千道電光轟然而下,瞬間便將方圓數十丈的“插雲頂”擊塌,山石似洪流般滾滾四溢,上百間民房被衝垮,百姓拚命奔逃,悲聲震天。

守在山下的眾多修道者大驚失色,紛紛祭寶騰空,穿雲破霧,欲前往查看詳情。

但雷電甫止,地麵又突然接踵紛裂,冒起濃濃黑霧,瘋狂地圍著癸穹山旋轉奔湧,卷沙掠石,勢若颶風,竟讓眾人不能靠近。

莫名而來的黑霧狂轉了半個時辰,仍不見有絲毫停歇,眾修道者法寶盡出,卻無濟於事,均感心急如焚。

這時忽有一道青光自天邊閃現,劃空掠近,竟極其強悍地衝進了詭異的黑霧中。

隨後黑霧便開始亂顫搖晃,終在一聲裂雲穿石的震天獸吼響起後,甭裂而散,消失於漫天風雨中。

待眾多修道者紛紛趕至,卻發現那道疑為神獸所化的青光,以及四名修為驚世的前輩高人,竟全都憑空失蹤,不見蹤影。

當中的一塊黑色巨石上,赫然擺放四件東西,分別為一本古籍,一柄拂塵、一麵裸鏡、和一串佛珠,旁邊刻有兩排小字,題為—“龍騰南天,虎躍北山,四寶合一,得窺天機!”

眾人苦思良久,仍不解其中含義,經過一番商議,遂決定將四寶分別存放於四大仙門。

名為“太玄經”的古籍,交由天師道保管;而“碧玉拂塵”則放在與之齊名的茅山道院;至於背後刻有“窺天鏡”三字的裸鏡,因形似女子之物,便落到了瑤池仙宮手中;最後的佛珠雖不知其名,但畢竟是佛門之物,自然是放在大梵寺更為合適。

由於按小字所示,四寶合一才能得窺天機,故臨別之際,四門約定,每隔一甲子,即各派一名弟子攜寶前往某一門,共同參詳,輪流做莊。

今年正好是輪到“天師道”,所以聶小雪才會帶著窺天鏡前來。

四門共參天道一事,已有上千年之久,知曉的人不少,但懾於四門的強大勢力,卻無人敢動寶物的念頭。

那伏琿也是為收草妖,而潛進中土,正好恰逢其會,聽到聶小雪寶物在身,又依仗有草妖為助,方會行險一搏,換作往日,卻也不敢貿然與四門為敵。

青陽子講完,布成龍大奇,問道:“道長,你說那四個高人,以及甚麼青光,都一下子不見了,難道是上天做神仙了。”

“唉,若真是如此,就天下太平了,依照以往的經驗,我等修道人若得道飛升,均會有靈像顯現,就如祖師爺一樣……”

青陽子指了指掛畫上的中年道士,續道:“但那四位高人失蹤後,卻了無跡象,至於那道破霧青光,聽掌教真人說,獸族中能有此威勢和神通的,隻有心智盡失的萬獸之尊騊駼,故四位前輩高人,極有可能為它所擄,隻可惜其後各派幾次圍剿,均未能將其擒獲,如今惟有冀望能破解四寶之謎,弄清天道驚變的真相,恢複萬靈輪回,渡劫飛升的秩序,方可令凡間百姓不再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