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知府“龍吟劍”寧知秋,與他四名忠心的弟子兼部將,微服出巡,辦了件案子,穿過民巷,轉入長街,已近家門,忽見前麵有幾個人站著。
寧知秋抬首,知道有七個人,心裏已明白了大半。
消息來得比什麼都快。
甚至比這七個煞星的行動還快。
不過這七人的行動也的確太快了,寧知秋在街上遇到探子告訴此事,正要趕回來調派人手,趕至“淮北大俠”龍在田處商議對策,沒料到這七人正攔在街頭。
金太子點點頭。
錫無後眯著眼睛問:“閣下就是單劍連誅七十二倭寇的寧大人麼?”
寧知秋點頭。
錫無後臉色一沉,取過大宋王旗,放在地上,用左腳踩踏,眼睛冷冷地望著寧知秋。
寧知秋沒有動,但聞“嗆”一聲劍響,寧知秋的四名劍手,同時拔劍,因為同時,所以聲音隻有一響,響聲的同時已衝了出去。
寧知秋大喝:“不可妄動!”伸手攔住兩人,但另兩人已衝了出去。寧知秋那一喝,卻使兩人一怔,就是這一呆之間,那兩名蒙古人同時撞上了他們,隻聞一陣骨骼碎裂的聲音!
寧知秋目瞪眉豎,拔劍,劍作龍吟,怒道:“償命來!”
一麵悄聲向後麵的兩名劍手道:“請信先生來救!”
那兩名劍手應了一聲,寧知秋已長空飛出,劍若金虹,直射向呼桑各!呼桑各對這種“馭劍之術”頗為憚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大吼一聲,葵扇般大的巴掌橫掃出去,要把寧知秋掃飛!
那兩名劍手向後急退,錫無後馬上就知道了。
那兩名劍手退至階前,錫無後身若紙片揚起,已截住兩人去路。
一名劍手道:“老七,你走。”長劍一震,直攻錫無後,另一名劍手乘機硬闖了過去!
錫無後隨手一封,已震飛長劍,返身追向那名劍手。
那失劍的劍手奮然一把、竟抱住錫無後的身軀,不讓他退。
這時那叫老七的劍手已奔至門前,錫無後大怒,一拳打在那死纏的劍手背上!
那劍手五髒俱裂,哇地一口鮮血吐在錫無後臉上,居然仍死抱不放。
那叫老七的劍手恰好回頭,欲返身相助,這劍手大嘶道:“不要管我,大人要緊!”
這邊的寧知秋驟然劍勢激起,半空避過一掌,劍已及呼桑各之頭頂,正要刺落,沒料到另一個巨大的手掌,已抓住了劍鋒,便是呼桑克!
呼桑克一抓住劍,往後便扯!
寧知秋當機立斷,立時鬆手,順勢一彈!
同時間,呼桑克已返身過一拳衝來!
寧知秋一鬆手,一吸氣,躲一拳,順呼桑各出拳前趨之勢,半空連環鴛鴦腳,踢中呼桑各之鼠蹊穴!
呼桑各痛極大吼,雙腿一夾,硬挨了六七腿,呼痛後退!呼桑克奪劍得手,心中大喜,不料對方鬆手,重心頗失,收勢不住,退出七八步,劍尖被寧知秋撤劍前的一彈倒撞過來,刺入腹間,幸虧呼桑克銅皮鐵骨,劍入三分,便刺不下去了。
寧知秋鋌而走險,連傷二人,人甫落定,足尖一點,倒飛而去,急撲錫無後!
原來那邊的錫元後屢掙不脫,怒急攻心,鐵算盤迎頭蓋下,活生生把那劍手打死。
那劍手雖死,卻不放手。
另一名劍手已踢開大門,錫無後隻怕在金太子麵前表現不力,算盤反掃,切斷那死纏著的劍手的雙手,同時激射兩枚算盤子。
寧知秋已淩空撲至,拇食二指一夾,挾住了一顆算盤子,但另一枚算盤子,已打入劍手的背肉中。
那劍手慘呼,搖晃不已,但仍衝入門內!
錫無後還待追擊,“嗤”的一聲,寧知秋已把算盤子彈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