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
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被叫做“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爾。
後來經過地質工程者的改造,這裏變成了“希望之城”。
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也有稱泑澤、鹽澤、蒲昌海等。
羅布淖爾係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彙集之湖。
在塔裏木盆地東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於塔裏木盆地的最低處,塔裏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彙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
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之後由於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影響,導致上遊來水減少,直至幹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1934年,世界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考察羅布泊,那時候還有1000多平方公裏的水域,他在《亞洲腹地探險八年》寫道——
當時的羅布泊像鏡子一樣,很多野鴨子在湖上玩耍,很多魚鷗在半空飛舞。環顧四周,東南方向出現了海市蜃樓,一排黑影徘徊在地平線上。西南方向有些像飛船一樣的東西漂浮在羅布泊上空……
350年來,這片水域逐漸幹涸,在上世紀60年代末徹底消失,變成了神秘的死亡之海。沒有一棵草,沒有一條溪,沒有一隻蟲,夏季地表溫度高達80℃。沒有任何飛禽敢穿越。
沙漠上最偉大的樹是胡楊,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就算胡楊在羅布泊也紛紛死去,最終絕跡。
1949年,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飛機,在鄯善上空失蹤,1958年在羅布泊東部的鹽殼上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飛向西北的,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了正南?沒人知曉。
1950年,解放軍某部在塔裏木盆地剿匪,一個警衛員騎馬衝出重圍之後失蹤,32年之後,地質隊竟在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這裏離他失蹤地點一百多公裏。
1959年,石油局重磁調查隊的李全友等人進入羅布泊以東地區勘探時發現4具屍體。
1978年7月,新疆地礦局第一大隊九分隊的一輛大卡車,給羅布泊作業人員運送物資,司機、副手和助理工程師三人失蹤,空軍某部航空兵前往營救,找到了三具屍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的時候神秘失蹤,多方搜尋,一無所獲。2007年終於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具幹屍,可是,最後經過DNA鑒定,這具幹屍卻不是彭加木。
1990年,哈密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尋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三具幹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裏,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米蘭農場職工帶領兩個親屬去羅布泊探寶失蹤。之後,一個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裏處發現了兩具屍體,汽車完好,不缺汽油和水,死因不明。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餘純順徒步穿越羅布泊,不幸遇難。
1997年,甘肅敦煌一家三口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樓蘭尋寶,一去不返,最後他們的屍體被淘金人發現。
2005年末,有人在羅布泊內發現一具無名男性屍體,他自行到羅布泊探險,卻不知為何死亡。
同年,武警部隊開進羅布泊尋找金礦,在紅山嘴一帶,入伍不到半年的山東籍新兵趙勝嶺失蹤。三天之後,戰友們在一處山梁上發現了他,此時他已經目光呆滯,麵無表情,無論大家怎麼呼喊他,擁抱他,他都像木頭人一樣毫無反應……
2007年,有人在羅布泊邊緣發現兩具無名屍體,沿著腳印又發現一些散落的古錢幣和古器皿,斷定他們為盜墓者。
還有一些白骨,沒人知道是誰,那將是永遠的謎了。
2009年2月27日,維族司機卡斯木和朋友、向導4人,駕車從鄯善縣出發,越過西南大漠進入羅布泊,他們來到臨近樓蘭古城的鐵板河。鐵板河一片幹涸的河床,深深淺淺,溝壑交錯,險象環生,沒有參照,處處相似,極易迷路。卡斯木在這裏神秘失蹤。
營救人員9次搜尋,隻找到了卡斯木的遺囑和望遠鏡等遺物。遺囑是用鉛筆寫的,他對妻子說:親愛的老婆,我可能走不出去了。對不起你,孩子還小,家裏重擔都給了你,我很自責,愛你!我在外麵沒有欠過任何人債務。我農行和工行還有一些存款,看看我前兩天買的彩票中獎了沒有。如果有人發現我的遺囑請與我的朋友帕爾哈提聯係,手機號……
最近的悲劇發生在2013年2月,一個科考小組去羅布泊尋找錳礦,7個人蹊蹺失蹤……
至今無人能徒步穿越羅布泊。
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魔鬼三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