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溫假象的長安皇宮之中,登基不久的李盛此時卻是神情恭敬的站在一位老道身前。那老道士除了不凡的氣勢,還有一雙飽經滄桑的雙眼,一看就不是不問世事的那種苦修之人。對著李盛這位大唐天子,矜持中透露著一絲尊重。
老者看這神情恭謹,但眼中閃爍著意氣風發的神情,無奈的歎了口氣。此次前來不是老道本意,但是師命難為,幸好隻是讓他來看看,去留可以選擇,前提是這位天子不挽留。老道士苦口婆心的說道:“陛下,當年老道乃是天命之人,都最終慘敗人手,若非是師尊的緣故,老道早就魂飛魄散了。此時陛下再請老道出山,老道實在是無言以對,而且李亨那裏就是那個勢力,難煞老道了。”
李盛搖頭說道:“子牙師兄莫要自謙。當年元龍乃是大能轉世,以有心算無心,這才盛師兄一籌。現在別的不說,元龍聖人成聖,自是不會自降身份。師兄,師弟在此懇請您出山幫助師弟。”
那老道士,也就是當年的薑子牙,苦笑搖搖頭,實在不想再趟這趟渾水了。但是看這位師弟火熱的眼神,薑子牙不禁感歎,盛名累人啊。薑子牙再次暗歎一口氣,也不再推脫,苦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那還請陛下日後多多照顧。”卻是立馬就改了口,讓李盛聽的心底一陣舒服,讓薑子牙自己暗歎,與君主處好關係,真的是相處愉快的基礎啊,當年輸得不冤。
李盛見薑子牙答應,迫不及待的問道:“那明日朕就宣布師兄的任命。對當前局勢,還請師兄指點!”
薑子牙也是立即進入狀態,淡淡說道:“陛下,如今您是名正言順的國君,這是優勢,也是弱勢。好處就不多說了,壞處就是成了眾矢之的。因此您應當實行的政策就是四個字,縱橫聯合。”
李盛點了點頭,這想法也早有人提出來了,隻是在人選上難以決定。於是李盛問道:“還請師兄詳細解說。”
薑子牙說道:“在此之前要先說說天下大勢。西邊,也是威脅最大的一邊。朱溫大軍實力雄厚,背後梵國更是蠢蠢欲動。不過有我道門在,佛教也不敢太明目張膽。這個勢力是必須要剿滅的。南邊,北邊,雖然看似北俱蘆洲群妖暴動,但是極大部分都與三師叔的截教有關,無須擔心。但是北邊也是最危險的,那位戍邊將領趙匡胤。能夠在朱溫起義之後隱忍下來,才是真正的可怕。最近更是有人出手支持,需要多加注意。南邊不用說,乃是李亨,殿下的兄長,也召集了不少舊臣愚忠之輩,威望不低,但是恰恰是最合適的聯合人選。”
李盛皺眉說道:“師兄,有大臣說此乃滅我威風,動搖正統的舉措,最是實施不得。但為何師兄會如此說?”
薑子牙自信一笑,似乎又回到了當年封神之初,意氣風發的階段。隨即薑子牙解釋道:“陛下,如此說的大臣定然是說讓陛下承認李亨為皇之類的話,此乃大謬。陛下隻需封李亨為王即可,再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此事可成。”
李盛疑惑的張了張嘴,尚未說出疑問,薑子牙已經開始解釋了。薑子牙說道:“陛下或許認為李亨不會接受這個條件,但老道卻認為可能。陛下莫要忘記,真正能夠做主的,不是李亨,而是其背後之人。而對於先消滅佛教勢力,那邊想來也是很感興趣的。陛下再不小心將旨意泄露天下,以大唐未來為基點訴說,不愁李亨不順勢而為。”
李盛聞言點了點頭,之前卻是被那些大臣束縛了思維,沒想到這些。李盛來回踱了幾步,興奮地滿臉通紅的說道:“經師兄如此一說,確實可行。那另外兩邊呢?”
薑子牙說道:“在李亨答應條件之前,對尚未光明正大造反的趙匡胤不予理會,有妖族牽扯著呢。對於朱溫和梵國,先示之以若,而後各方準備妥當,一舉擊潰!”
雙方再次商量一番細節,李盛心滿意足的離去準備,薑子牙歎息之餘,也是迅速調節心情,融入新的身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