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優美拍拍手,站在飯桌邊一尺遠的地方,盯著紡織廠的大門口,隻等著人流一多就開始吆喝。
達秀清隻會幹活,簡而言之就是你讓她幹什麼就幹什麼,除此之外,就隻會垂著頭看地麵,手腳都不曉得要放到哪裏去才好。
馬春風呢,幹脆躲在屋裏,從客廳的門縫往外看。
在十二歲的馬春風心中,做買賣總是低人一等的,那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或者勞改犯才會開店擺地攤馬路,意味著沒文化或者人生履曆上有汙點。
在民主路的中間段,就有一家私人開的麵館,那家人的兒子就坐過兩年牢,馬春風每次經過他家門口都要離得遠遠的,還有兩次有人在麵館前扯著嗓子罵架,那家兒子就舉著菜刀衝出來要砍人。
馬春風是多麼懷念爸媽還在工廠上班的日子啊,每個月到時間就有工資可以領,家裏會加餐,爸爸還會給她零花錢,她能去買饞了好久的魚皮花生或者話梅。
這樣的好日子,從兩年前開始就再也沒有了!
家裏的境況急轉直下,她的零花錢沒有了,她一個人獨享的零食再也沒有了,有點好吃的隻能給弟弟,家裏的菜永遠隻有白水煮,她再也沒有跟同學在一起討論過我不愛吃紅燒肉的肥肉這種奢侈的話題。
馬春風偷偷看了一會兒,就見馬優美跟達秀清了幾句什麼轉身就往屋裏跑來,她連忙縮了縮身子,不讓馬優美發現自己躲在門板後。
她雖然覺得媽媽做買賣還不算太丟臉,可是她自己不想站到外麵去,遇見同學的爸媽,她會覺得自己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
躲起來是不想讓馬優美把她給推到前麵去替媽媽吆喝。
其實,馬優美是想著家裏還有鹹菜,第一開門做生意,總得做促銷不是嗎?買一份飯就附送兩片泡菜,估計效果會不錯。
馬優美夾了一碗泡菜,眼看著鹹菜壇子空了一大半,想了想,還是放下了筷子。
經過大門口,馬優美當做沒發現馬春風的樣子,若無其事的跑出去:“媽,趕緊吆喝啊!”
紡織廠已經下班了,馬路上的人漸漸多起來,不一會兒他們家門口就能人頭湧湧。
馬優美瞄準的最具潛力客戶是紡織廠的男工。
穿著工作服的機修工和電工通常是下班鈴一響就可以出廠門的,他們飯量大,三五個人就能把達秀清炒的一鍋飯給吃光,絕對是優質客戶啊!
達秀清期期艾艾的,聲:“真真,我不會。”
在馬奶奶的男尊女卑思想的高要求下,達秀清多看一眼馬建國以外的男的都不行,更別吆喝人家過來買飯吃了。
馬優美扯起嗓門:“誒,蛋炒飯嘞!有燴麵嘞!五毛錢一份兒啊!買兩份兒飯的送泡菜啊!”
這有什麼難的!
在前世,馬優美也演過擺攤兒的路人甲乙丙丁,一開始張不開嘴,一旦喊出第一聲,後麵第二聲第三聲就順溜了。
稚嫩的吆喝聲,在平靜的縣城尚屬陌生。
這種吆喝法,也就過年看龍燈龍船蚌殼精的時候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