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員清點了一下,“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你真的隻借一美元嗎?”“是的,我隻需要一美元,有問題嗎?”“好吧,請辦理手續,年息為6%,隻要您付6%的利息,且在一年後歸還貸款,我們就把這些作保的股票和證券還給你……”
猶太富豪走後,一直在一邊旁觀的銀行經理怎麼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跑到銀行來借一美元呢?
他追了上去院“先生,對不起,能問你一個問題嗎?”“當然可以。”“我是這家銀行的經理,我實在弄不懂,你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麼隻借一美元呢?”“好吧!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來這裏辦一件事,隨身攜帶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問過幾家金庫,要租他們的保險箱,但租金都很昂貴。所以我就到貴行將這些東西以擔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們替我保管,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經理如夢方醒,但他也十分欽佩這位先生,他的做法實在太高明了。
猶太商人隻采用了“橫向思維”和“反向思維”的方法,就取得了常人意料不到的效果。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的思維方式不應僅僅是順時針的。
一塊錢的大智慧
一位數學家告老還鄉,準備在鄉下度完餘生。
村人聽說為之轟動,不知道一個人數學好得成了家會是怎麼樣。便時常用他們賣瓜果蔬菜的一些小算術考這位數學家。
有賣水果的村民見他便問院“一斤桔子九毛五,八斤七兩多少錢?”有賣菜的村民便問他“一斤白菜二毛七,三斤四兩多少錢?”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數學家總要停下來搬起手指算半天才告訴對方真正答案。起初他以為是老鄉算不清帳請教他,後來才發現他們算這樣的帳比自己準還快,隻不過是想考驗他罷了。為此反而鬧了不少笑話,村民幾乎有點對這個所謂數學家的不屑了。
一次一個鄉親賣香蕉挑了一擔剛放到市場,便看見數學家來了。便又想問他一點算術題。因為村民對數學的單純認識隻不過是加減乘除而已,幾個好事的村民也湊上來想看熱鬧。數學家感覺到這種情況後,不慌不忙地蹲在了賣香蕉的老鄉麵前。
“你這香蕉多少錢一斤?”數學家問。
“一塊錢一斤”賣香蕉的回答。
“皮這麼厚啊!”數學家笑著翻動著香蕉說道,“我要是把你這香蕉皮和肉分開買行不行?”
“那您準備怎麼買呢?”賣的還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是這樣,”數學家依然笑著說道,“一斤香蕉我分開買,一半是皮,一半是肉,皮和肉我都各出五毛錢,怎麼樣?”
賣香蕉的村民一想反正一斤還是一塊錢,就回答道“這樣當然可以啊,一斤還是一塊錢嘛。”
數學家朝他笑笑問道“你這一擔總共多少斤香蕉?”
“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斤!”賣香蕉的村民回答道。
“那好,我全買了,一斤香蕉是半斤皮半斤肉,一百斤剛好是五十斤皮五十斤肉,五十斤皮是五五二十五塊,五十斤肉也是二十五塊,好了,我給你五十塊錢,你這一百斤香蕉就歸我了。”說完裝著要掏錢。
賣香蕉的村民和圍觀的人一個個堂目結舌,明明一百斤香蕉應該賣一百塊錢的,可數學家這一分開買怎麼就隻值五十塊錢了呢?但聽他這樣說又一點沒錯,雖是分開,但皮人家也是買了啊!
一幫人還沒反應過來時,數學家起身哈哈笑著走開了。村民這才知道數學家並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
賣香蕉的村民出了一身冷汗說院“幸虧碰到了他,否則今天豈不吃了大虧?”
借我一塊錢
王益應聘一家公司的業務員,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最後一輪,得到了老總親自麵試的機會。
和王益一起來的,還有兩個應聘者。一個是有著豐富經驗的中年人,一個是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老總直接出題,讓應聘者把他當成一個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要用最小的代價和最短的時間讓他記住本公司。
高材生第一個上場。他麵帶微笑走向老總院“先生,您好!看您的氣質,一定是位大老板,我想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新產品……”
老總搖搖頭,打斷了他院“你這種職業笑容現在太泛濫,人們已經有了審美疲勞,當他們發現你微笑隻是為了推銷產品時,更會產生反感。”
高材生悻悻下台,中年男子上場了,他掏出一支煙遞給老總院“朋友,這次世界杯你最看好哪個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