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讓不解,元正曾經問過陳煜這個問題。
陳煜曾:“我也是一個窮酸秀才,可是我也懂兵法,所謂的兵法韜略,就和做生意討價還價,記賬算賬一樣,預算的準確了,那也就蒙上了,若是預算的不準確,也就吃了敗仗,和賭博是一樣一樣的。”
“治大國如烹鮮,隻不過那份毫厘之差的分寸,很難把握,那一份氣魄和狡詐,也不是誰都擁有的。”
“學過同樣兵法的人,有些人行軍打仗則是照著兵法上的內容照搬,可能會吃敗仗,可能也會贏。”
“而在兵法的基礎上另辟蹊徑的,也是會吃敗仗,也會贏的光芒萬丈。”
“具體如何,不但講究一個風水氣運,還要講究主事人的膽魄和雄心。”
其精髓就是人定勝,事在人為。
元正沒有走到那一步上,李塵也沒有,也許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才會明白陳煜當年是怎樣的心境,也能體會到元鐵山當年看似胡作非為當中的粗中有細。
李塵想了想,想到了很多,道:“你的意思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掉西蜀的尾巴,有人在觀望,有人也在觀望正在觀望當中的人,也許其中有一路人馬,還是我們自己人,也不算是自己人,起碼是敵人的敵人。”
“通過此事,便可判斷出我們接下來的處境,和大局走勢。”
“可能通過此事,我們還能到一些隱晦的暗示。”
元正也一直都在想,當初陳煜叔叔告訴自己,最好在廟堂之外起勢,那純粹是明示了,元正從大夏回到大魏之後,也一直都在等待武王府的暗示,可事到如今也沒有消息。
西蜀大地,總體而言偏向於灰色地帶,灰色地帶裏什麼都缺,唯獨不缺暗示。
元正也很期待,在西蜀除了梁武的新月幫和呂安這個讀書人,看看能否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
以往在瀚州胡作非為的時候,也應該了解一下軍政大事,到了這一步,元正才發現自己曾經錯過了很多。
也不覺得遺憾,大概做人就是這樣,冷不丁回想過往,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的人和事。
元正道:“這也要看我們能不能等到那些人,探路者,應該都是西蜀本地的黑道豪強,官府中人不會插手,出了事之後,自然就是黑道豪強背鍋,然後官府中人在想辦法開脫那些黑道豪強。”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武王府一派,任何人敢正麵攖鋒,都是必死無疑,可繞著彎子的搞事情,我的父王也隻能是鐵錘砸蒼蠅,拍不到點子上。”
“不過我對父王的了解,那也是狡猾狡猾的,肯定在西蜀留有後手,西蜀的險峻風水破了之後,眼下是民不聊生,可日後的西蜀是萬畝良田,是數不盡的戰略資源,這裏的油水看似很薄,實際上還沒有到雄厚的時候。”
“以父王和陳煜叔叔的心性,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隻不過咱們現在是在袖手旁觀罷了。”
李塵陷入了沉思,學以致用,他才剛剛上路,哪怕讀了很多書,現在覺得,讀的書還是有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