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部分比賽雙方都不會把這個時間用滿,最多五分鍾雙方就位,比賽就提前開始了。
可這一次,雙方居然都把半個小時的準備時間用足了,到了最後一分鍾比賽才正式開始。
很快,雙方的個人賽名單就浮現在了武道館最大的那塊屏幕上。
文學院派出的陣容是秦楓,曹暮和上官飛雲,沒有任何問題。
劍道學院派出的個人賽陣容卻清一色是三位替補。
雖說是替補,但無一例外也都有其他一級學院主力的水平。
因為這屆劍道學院戰隊的主力陣容是以王小正為核心的三人組,外加二年級,三年級,兩屆戰隊的MVP組成的,他們之所以坐替補席,不是自己實力不夠,純粹是隊友實力太強。
頓時,坐在看台上的諸葛玄機就分析了起來:“準備讓三個人來消耗秦楓的體力啊……直接放棄個人賽,不愧是李牧,很有想法啊!”
放棄個人賽就意外著可能要全送給秦楓三分,在團隊賽中會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麵。
關鍵劍道學院和上次拱手送給文學院三分的兵道學院不同,兵道學院是確實打不過秦楓,劍道學院卻是能打贏,故意讓分給文學院。
又是在這麼關鍵的比賽上,要是一般的教練這樣安排,底下的隊員早就炸鍋了。
可對麵的教練是李牧啊!
秦楓上場一通砍瓜切菜,完成了三連斬,輕輕鬆鬆得到了個人賽的三分。
唯一的一點意外就是,劍道學院本來想拖秦楓的體力,或者是探查秦楓的底細,兩個目標都沒實現。
秦楓留給這些人的印象,除了出手快準狠之外,就是一道疼痛難忍的致命傷,僅此而已。
文學院積三分,劍道學院積零分,文學院領先。
當場就有很多觀眾在論壇裏開始討論團隊賽的情況了。
甚至一些平時萬年不冒泡的老師賬號都出現了,參與到了熱烈的討論當中。
劍道學院需要翻盤,在與文學院的團隊戰中,需要在己方一人不折損,至少不能被文學院得分的情況下擊敗文學院戰隊三人。
這樣根據往績,雙方平手,劍道學院往績占優,獲得勝利。
最極端的情況下,劍道學院擊敗除秦楓以外,包括替補在內的五人,隻要自身減員不超過兩人,依舊可以獲勝。
江城大學論壇甚至還開放了投票選項。
支持劍道學院獲勝的人,竟是在個人賽全敗,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人數基本與文學院獲勝的支持者持平。
在接下來的多項投票中,支持劍道學院最終獲勝的因素裏,排名第一的是李牧擔任教練,排名第二的才是王小正的活躍發揮。
由此可見,李牧在全校師生心目中的影響力。
文學院這邊答案就非常集中了,幾乎所有選項都集中在秦楓身上。
不過更有意思的投票還在後麵。
你認為劍道學院和文學院的對決是誰與誰的對決。
選項第一的居然不是秦楓與王小正,而是秦楓與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