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安排自然是沒有錯的,不過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觀察者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二婚夫人變了心,這使得他度過了言墨、工墨和俠墨的諸多刺殺,最終卻極其意外地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裏,並且這個女人還是他的妻子。
觀察者的妻子並不隻是外貌過人,同時她也是一個很有手腕的女人。
她把觀察者的死推到了另外兩大組織身上,然後以觀察者妻子的身份迅速的控製住了局麵,並最終成為了辯論者組織的新一任首領。
為了不讓人懷疑觀察者的死跟自己有關,並且為了展現出自己繼承丈夫遺誌的態度,更好的籠絡人心,這個女人繼任後也把自己改名為觀察者,把自己原來的名字徹底的拋棄掉了。
第二人觀察者控製住局麵後不久,就對辯論者組織進行了改革。她把大劍士的兒子,也就是她心愛的男人拉到了前台,讓對方繼承了前任大劍士的位置,成為了辯論者組織新一代的大劍士。
這對鴛鴦其實並不沒有多少的雄心壯誌,他們也沒有一統墨門的想法,隻想好好的過日子。於是乎辯論者組織就此進入了相對平和穩定的一個新時期。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新一任的觀察者和大劍士雖然沒有什麼野心,但架不住匠人組織和匿名者組織對他們虎視眈眈。
他們平靜而又幸福的生活過了不到一年,辯論者組織就被已經暗中聯手的匠人組織和匿名者組織展開了猛烈攻擊。
這場攻擊是全方位的,並不隻是局限於刺殺,還包括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麵的全麵打擊。
新一任的觀察者和大劍士不得不被迫應戰,雖然他們百般努力,但實在是架不住匠人組織和匿名者組織的聯手,辯論者組織在歐羅巴節節敗退,眼看著就到了覆滅的邊緣。
兩人自然不願就此滅亡,他們經過一番商議,最終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放棄在歐羅巴的大部分據點,帶領大部分組織成員遷徙到北美去,在那個與世無爭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卻正好迎合了時代的浪潮。
當時的北美地區還很荒蕪,根本沒有什麼勢力去跟他們爭,因此遷徙到北美的辯論者組織不費吹灰之力就站穩了腳跟,並且迅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把整個北美徹底控製在了自己的手中。
最終,這對鴛鴦在北美度過了幸福而又安定的一聲。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當年的這個無奈之舉卻讓辯論者組織避免了重大的損失,並且在三大組織之中占盡了先機。
後來的曆史眾所周知,全球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歐羅巴可謂是重災區,無論是匠人組織還是匿名者組織,他們的實力都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
與之相反的是,遠在北美地區的辯論者組織卻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
他們跟美國這個國家一同迅速的發展壯大,最終也跟美國成為全球霸主一樣,成為了地下世界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