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匿名者組織也存在著很大的短板,那就是缺乏高端軍事裝備。如果真的跟如今的另外兩大組織對決,匿名者組織隻怕是第一個被消滅的對象。
匠人組織的單兵作戰實力是三大組織裏麵最弱的,這其實跟他們選擇的道路有關。匠人組織更加相信科技的力量,因此他們最重視的是科研人員,組織的領導人同樣是科研人員出身。
至於戰鬥人員,他們起到的作用無外乎就是投放和保養高端武器裝備,相比較武裝人員,他們更像是後勤保障人員。
三大組織如今基本劃分成了兩個陣營,辯論者組織和匿名者組織已經結盟,共同來對抗實力強大的匠人組織。
牛小強心中暗想:要是能製造出這種電磁波震蕩彈,然後投放到戰場上,匠人組織的高端裝備就會失去效用,到時候我再聯合匿名者組織一起派遣精銳的武裝人員發動進攻,匠人組織豈不是要完蛋了嗎?不過這其中還有一個可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匠人組織擁有核彈,不知道這種武器對於核彈內部的電子元件有沒有效果,萬一沒有效果的話……
匠人組織最大的殺手鐧就是核彈,隻要觸犯了他們的底線,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引爆核彈。這樣一來根本不會存在最終的贏家,大家都是輸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牛小強才不得不暫緩了刺殺匠人一的計劃。他想在此之前妥善地解決掉所有的威脅,然後再一擊即中。
否則隻要有任何紕漏,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牛小強想到這裏收起思緒,接著查看最後一個文件夾裏麵的資料。
這個文件夾裏麵的資料是最少的,但在牛小強看來卻可能是最具有價值的。
因為這個文件夾裏麵記載著關於匠人組織的大量核心機密信息。牛小強對匠人組織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通過匠人二留下來的這些信息,他這才真正窺探到了這個組織的全貌。
讓牛小強感到意外的是,匠人組織同樣起源於國內,但他們離開國內的時間要比辯論者組織早很多。
早在南宋時期,匠人組織的大量成員就跟隨海上的商船隊伍下到南洋,然後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一路輾轉抵達歐羅巴,並最終在歐羅巴紮下了根。
在此期間,匠人組織的成員數量銳減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當時的航海條件有限,再加上他們搭乘的船隊遭遇了大風暴,所以才造成了如此重大的人員損失。
迫於生存的壓力,同時也是為了延續組織,匠人組織剩下的人一合計,最終決定跟當地的女人通婚。
經過數代的繁衍,匠人組織逐漸恢複了元氣。並且他們憑借著精湛的手工技術,在歐羅巴闖出了一番天地,通過代理人的方式暗中掌控了很多威名顯赫的歐羅巴公司。
後來辯論者組織和匿名者組織也先後把觸角伸到了歐羅巴,三方之間本就互相看不順眼,他們在歐羅巴明戰和暗戰了幾百年,互相都死傷慘重。
匠人組織雖然先一步抵達歐羅巴,並且發展得非常不錯,但他們隻注重技術人員的培養,對於戰鬥人員不是很重視,所以他們這才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