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說去還是因為錢,再者有些議員不希望看到科恩大出風頭,於是故意跟他唱反調,死死地咬住資金問題不放,想要讓科恩的這兩個議案破產。
科恩畢竟是大戶人家出身,對於政治上的事情可不是啥都不懂。他早就看穿了那幫人的心思,於是在提交議案的時候附帶了這樣一個條款:一旦議案獲得通過,所需的資金將由提交人自行籌集,不需要波士頓財政花一分錢,如果議案的提交人籌措不到資金,那麼這兩個議案就將直接宣告破產,所有的後果都將由議案的提交人自行承擔。
這個附加的條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那些覺得科恩出了大風頭,想要看他笑話的人全都在表決的時候投了讚成票。他們想借此來打擊科恩這位口碑和作風獲得廣泛讚譽的新晉議員,讓他因為這兩個議案失去民意的支持。
少了科恩這個堪稱強大的競爭對手後,下一次的州議會選舉,自己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科恩早就憋著一股勁了,他想親眼看看那幫人失望的表情。除此之外,他更加看重這幾條議案實行之後自己可以獲得的巨大名望和支持。
整個波士頓地區滿打滿算也隻有幾十萬人口,無論發生點什麼事情,基本都能被民眾所知悉,更別提科恩搞出的是這樣的大動作了。
首先來說助學基金會,一旦真的成立了助學基金會,將會極大地改善那些品學兼優,但卻無力承擔高昂學費的學生們的經濟壓力。
美國的大學收費是很貴的,即便是普通的大學,一年的學費也要上萬美元,四年讀完需要支付五六萬美元的學費。
如果是等級比較高的大學,比如說哈佛或者麻省理工,一年的學費需要三萬多美元。
這還是普通科係的學費,如果你就讀的是比較高端或者熱門的學科,學費隻會更高。
比如說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醫藥科學,這三門學科每一年的學費都不會低於四萬五千美元,四年下來就是將近二十萬美元,如果你大學畢業後還想繼續深造,花的錢就更多了。
美國人沒有存錢的習慣,他們奉行的是提前消費的觀念。如果學生家裏不是富豪,根本拿不出這筆高昂的學費,最多也就是勒緊褲腰帶支援幾萬元,剩下的學費需要自家孩子自行解決。
學生們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連家長都支付不起這筆錢,他們就更加支付不起了。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學生就隻剩下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去找銀行貸款,用貸款來支付學費。
銀行又不是搞慈善的,他們發放貸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掙錢,就算是給發放學生們貸款,銀行也是絲毫都不含糊,收取的利息是很高的。如果你之貸款了十萬美元,等到你連本帶利的償還掉貸款的時候,你最終支付給銀行的本息可能會高達十五萬美元。
如果你貸了二十萬美元的學費,最終需要償還給銀行的本息將會高達三十萬美元。這筆錢可不算少,在年薪十萬美元的條件下,不吃不喝也要花三年時間才能全部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