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機械增壓裝置(2 / 2)

德國人沒想到自己的要求會被拒絕,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扭頭看向了牛小強,明顯是在詢問牛小強的態度。

牛小強本來是不想泄露任何技術機密的,不過意外既然已經發生,他也就懶得再那麼小氣了。

牛小強心中暗想:讓這些人看看方氏汽車的技術水平也好,免得他們小看了方氏汽車。

他想到這裏上前幾步,笑著開口:“李曉峰,你把零件交給這位先生看看吧。”

李曉峰一看牛小強發了話,立馬點頭道:“好的,我這就把零件交給他。”

他說完話從操作台上把零件拿起來遞給了這名德國人。德國人說了聲謝謝,然後把零件拿在手裏翻來覆去的關瞧。

這人明顯是個很懂技術的人,他看了沒多久就忍不住連連驚歎:“真是沒想到,中國人居然也能研發出如此先進的技術,跟我們廠相比也並不落後呢。”

外商代表有點多,牛小強並不知道這人來自哪家企業。他聽到這話忍不住問道:“先生,不知你來自哪家企業?”

這位德國人笑著回答:“我來自MAN公司。”

這話一說出口,牛小強不由愣在了當場。他在腦海中仔細地回憶著吳萍提供給自己的配件公司的名單,無論怎麼回憶,始終都沒有想起名單中有一個家名叫MAN的德國企業。

牛小強立馬縮小了搜尋範圍,很快的,名單中一家叫做“門”的公司浮現在了他的腦海裏。

牛小強不由露出了好笑的表情,他已經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說起來這完全是翻譯出的幺蛾子。

MAN這個單詞在英語中讀音跟“門”高度相近,翻譯把這個單詞音譯成“門”其實也不能說錯。不過這隻是英語發音,MAN這家公司是一家德國企業,在德語中,MAN這個單詞的發音為“慢”,跟英語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牛小強覺得真的翻譯成“慢”顯得不太妥當,思考片刻後他最終決定把德語中的MAN翻譯成“曼”,這樣明顯更加貼切一些。

德國的曼公司許多人都沒聽說過,尤其是外行人,聽到這個名字肯定會一頭霧水。但如果是業內人士聽到這個名字,多半就會露出尊重之色。

MAN 這個名字其實是縮寫的,這家公司如果按照未曾縮寫前的名字進行翻譯,它應該叫做“奧斯堡—紐倫堡機械工廠”。

德國的許多企業都是以公司的所在地來命名的,比如說牛小強第一次參加秋季廣交會認識的那位威廉姆斯先生,他是巴伐利亞機械廠的總裁。

提到巴伐利亞機械廠,國內的汽車從業者基本都會不明所以,但如果提到這家企業的縮寫名“BMW”,大家就會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來BMW的名叫叫做巴伐利亞機械廠啊!”

(感謝書友“暮光死神”的打賞支持!鞠躬!)

43227/50348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