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對此深有感觸,就在剛才,他親眼看到一位質檢員一手拿著放大鏡,另一隻手拿著卡尺測量車軸之間的距離。
史蒂夫對此感到很好奇,忍不住問道:“牛秘書,這個人在幹嘛?”
牛小強如實回答道:“他在檢驗車身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史蒂夫一臉詫異道:“檢查尺寸有卡尺就夠了,他為什麼要拿著一個放大鏡啊?”
牛小強笑著說出了一句讓史蒂夫感到震驚的話:“這主要是為了確保更高的檢測精度。”
史蒂夫有點傻眼,他從未見過這種確保檢測精度的方式,話說方氏汽車是不是做得有些過頭了啊?
章田佳美也對此感到非常震撼。來廠裏參觀之前,章田佳美隻是有那麼點好奇心,想看看中國工人是如何工作的。至於說他對中國企業的製造水平有什麼期待,那純屬胡扯。
中國企業有什麼製造水平?他們能夠把車組裝出來,然後這輛車沒什麼大的故障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讓章田佳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方氏汽車對於品質的要求居然苛刻到了如此地步,竟然會拿著放大鏡去進行檢測,這種事情即便在本日也沒聽說過啊。
跟他們一樣感到震撼的還有佛吉亞等世界知名配件企業的代表。這幫人全都看傻眼了。
剛剛進入廠區的時候,這些大公司的代表們就露出了鄙夷之色。方氏汽車的廠區雖然很幹淨整潔,但是生產設備卻有些落後,即便跟歐洲三十年前的工業設備相比,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也就是說中國的製造業水平跟歐洲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
設備的代差雖然很明顯,但方氏汽車的職工們卻很有幹勁,工作態度非常良好,這一點在場的人誰都沒辦法否認。眾人看到工人們揮汗如雨忙碌著的畫麵,都不禁暗暗點頭讚歎。
當他們看到了拿著放大鏡檢測產品質量的這一幕後,這些人全都被震撼到了。他們忽然對方氏汽車生出了一絲尊敬。
你可以看不起方氏汽車陳舊的製造設備,但至少人家的態度還是很值得推崇的。這樣的嚴謹作風是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從未見識過的,不管你來自德國還是本日,都沒有做到方氏汽車這種苛刻的地步。
有的人甚至覺得這種對品質的高要求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有些人不由想起了牛小強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帕卡德汽車公司之所以會跟亞洲機械廠展開合作,那是因為亞洲機械廠在品質管控方麵做得非常嚴格。”
當時這些外國代表們還對此不是很在意,在他們看來,亞洲機械廠在品質方麵做得再好也餓不可能比得過自己,因為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低劣產品的代名詞,就算亞洲機械廠可能是個例外,但這種例外應該也是有限度的。
當他們親眼見識到了真實情況之後,他們這才意識到牛小強之前說的話絕對不是在開玩笑,也並未誇大其詞。如果自己是帕卡德汽車公司的老板,想要在中國選擇一家合作夥伴,自己肯定也會選擇亞洲機械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