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激勵大家更好地為自己創造利潤,牛小強半點也沒有小氣。在出國之前,他曾經明確的下發文件,承諾對於那些為企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給予額外的高額獎勵。最高的獎金可以達到十萬元人民幣,這筆錢在國內絕對是一筆巨款。
除了金錢方麵的獎勵,牛小強還承諾會給拿到獎金的人提供出國旅遊的機會。
這年頭出國一趟可不容易,出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一件隻能想像,卻無法實現的事情。
牛小強覺得用這個作為獎品,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效果。
相比較前麵的兩個獎勵項目,最後的一個獎勵項目可能會更加打動人心。第三個獎勵項目是針對獲獎者的家屬的,準確點來說是針對獲獎者的孩子。
牛小強在文件中明確地表示,會給獲獎者家的小孩提供出國留學的機會,並且學費方麵的開銷將由集團承擔。
出國旅遊就已經很誘人了,要是能出國留學,那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正因為如此,整個集團凡是有條件的人,全都力爭上遊,想盡一切辦法為企業創造利潤。
這裏所說的有條件的人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是很容易出成績。隻要你把工廠管理好,就很容易做出很突出的業績,如此一來你就能得到獎勵。
韓樹人三人就屬於這一類型,他們身為方氏摩托車廠最高的三位管理人員,隻要工廠的效益足夠優異,他們就能獲獎。
第二類是那些技術人員。技術員的評判標準隻有一條,那就是開發出足夠關鍵的技術,這是硬邦邦的功勞,誰都無法否定。
牛小強其實也並未忘記身處第一線的產線工人,他在文件中特地提到了這些基層職工,表示隻要誰獲得了廠裏評選出的勞模稱號,誰就能享受到相應的獎勵政策。
如今這個年代,國內的很多企業仍然停留在精神層麵的獎勵,比如說發獎狀、頒發積極分子之類的榮譽稱號等等,物質上的獎勵非常乏善可陳。最多也就是發幾個搪瓷杯子,或者臉盆啥的。
牛小強覺得這種做法已經過時了,現在是改革開放時期,既然是改革,那麼各方麵的事情都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才對。
就拿獎勵來說,人家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你發一張獎狀就給打發了,這算個什麼事啊?說起來人家得到的獎勵跟他創造出來的價值是非常不對等的。
精神上的獎勵解決不了生活上的困難,隻有兩者並行,才能真正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熱情。
在這個方麵,牛小強走在了其他企業的前頭。在激發職工的積極性方麵,他很不喜歡那種花小錢辦大事的做派。人家創造的價值擺在那裏,你好意思敷衍了事嗎?長此以往誰還會給你賣命啊?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嘛。
想到自己今後可能會獲得的巨額獎勵,三人全都露出喜滋滋的表情。韓樹人首先開口:“兩位,事不宜遲,咱們這就把工作分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