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敏銳地意識到了希望新區在不久的將來,會需要大量的工人來滿足正在快速擴張的工業規模。
僅僅去年下半年,區內的各家工廠就從凹山鎮技校一共招收了五百多名學員,這充分的表明區內的就業形勢絕對是一片大好。
如果不立即著手培養後續的學員梯隊,目前正在規劃的兩個外資項目就會遇到招工問題,更別提已經從亞洲機械廠拆分出來的摩托車廠、機械加工廠、煉鋼廠和采油機廠了。
希望新區人口眾多,高達幾十萬,但絕大多數都是一字不識的大老粗。讓這些人去幹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還行,可要是讓他們去幹一些需要技術含量的工作,那絕對是行不通的。
吳萍針對迅速擴大的用工規模,製定了兩條工人培養途徑,首先是有一定技能的技術人才,這個需要通過學校去培養。
先把小學和初中的教育工作做好,然後再把畢業生輸送到技校進行深造,就可以為區裏的各家企業源源不斷的提供技術人才了。
此外是普通工人的培養,在這個方麵,吳萍借鑒了山洞工廠實行的夜校策略,在各個鄉鎮都設立了成人夜校教育製度,隻要是希望新區的居民,都能免費去夜校上課。
不說把他們培養成高技術人才,最起碼也要讓這些沒有上過學的人擁有基礎的識字能力,這樣一來他們在廠裏工作的時候就不會連產品的規格都看不懂了。
不過夜校在開設之初並未得到很好的反響,許多人都懶得去上課。他們覺得自己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去上課的意義並不大,還不如留點力氣把家裏的田地耕種好。
為了動員廣大的人民群眾去夜校上課,吳萍跟牛小強商量了一個對策:今後凡是廠裏麵招工,都必須進行最基本的識字考試,考試通過的人才能擁有麵試的資格,否則一切免談。
有了這個政策擺在前麵,許多想進廠幹活的群眾們開始重視夜校教育,隻要不是太忙,都會跑到夜校去上識字課程。
夜校的場地是各個鄉的小學或者初中的教室,不需要另行修建新的校舍,這個方麵的開銷可以省略掉。但給大人們上課的老師卻需要加夜班,既然讓人家加班,不給點加班費可是說不過去的。此外還要提供一頓晚餐。這兩筆開支也不算小,每個月都要支出好幾千塊錢。
就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吳萍還因為經費不足而大傷腦筋。僅僅過了一年時間,牛小強名下的各家工廠就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去年一年光是上交給區稅務局的稅款就高達幾十萬塊人民幣。
有了這筆大額稅款的支持,吳萍才能按照她的設想去實行,否則別說是修路和搞教育了,即便是給區政府的職員們開工資都成問題呢。
43227/470358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