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出征(2 / 2)

卡米盧斯後備兵可以是愷撒目前擁有的最精銳的部隊,他們穿著希臘式胸甲,頭戴青銅頭盔,大腿上也綁著青銅脛甲,手中的希臘圓盾與長矛也代表著他們與青年兵成年兵不同,使用希臘人的作戰方式。

對於卡米盧斯後備兵,愷撒是十分信任的,他們是騎兵的克星,抗線也是十分在行。還記得在遊戲裏,愷撒曾經在北非與迦太基打過一場,那場惡戰中,他的軍團被迦太基人打的大潰敗,最後還是靠四隊後備兵組成正方形方陣擊退迦太基人一波一波的攻勢,才贏得了戰爭。

也就是那一戰之後,愷撒才真正的意識到後備兵的可靠,這些由老兵組成的百人隊是軍團最後的後盾。

咳咳,扯遠了。

卡米盧斯後備兵的出現隻是行軍途中發生的一件比較值得一提的事情。在行軍兩之後,充當斥候的努米底亞騎兵報告稱他們已經可以看見波爾茲外圍的三米高的木牆。

波爾茲城,背靠一座被稱為赫拉爾山的高山,她的城牆並不規律,在朝向北方的城門設在狹長的凹斷城牆之內,也就是,若是想以攻城錘撞擊城門,必須承受道路兩旁城牆上守軍射出的遠程攻擊,這五十多米的距離好似一道通向死亡的道路。

整座城鎮隻有這一處城門,若不想從城門強攻,就隻能造雲梯爬牆了,兩種攻城方式都會給攻城方帶來巨大的傷亡。

如果愷撒手下的軍隊是馬略改革後的軍團步兵,他完全可以組成大名鼎鼎的龜甲陣防禦來自城牆上的遠程打擊,或是用投石器轟擊木牆,打開一個缺口後再蜂蛹而入。

然而,在沒有馬略改革的情況下,他隻能靠這些最初級的卡米盧斯青年兵來強攻這樣一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城鎮。

身處尷尬的情況下,愷撒在才回想起了慕卡澤尼斯提供的情報,根據他的法,蠻族的軍隊大部分都往南方集結,圍攻洛林省最後一個還擁有帝國直屬軍團駐軍的城市。在這種背景下,蠻族占領的各個城鎮基本都處於防禦空虛的狀態下,正是出兵收複失地的好時機。

而愷撒攻擊的目標,恰好就是這樣一座防禦空虛的城鎮,據這座城鎮的守軍真正擁有戰鬥力的隻有一百多人,其他的則是士氣低迷被強迫參加戰鬥的奴隸軍。

看著遠處木牆的輪廓,愷撒苦苦思索著破城的方法,強攻他付不起那個代價,就隻能智取了。按前世看是經驗,他有兩個可以考慮的計劃:其一,派一些人偽裝成商人或者平民混入城鎮,夜半時刻點火起事,趁亂奪取城門,接應城外的軍隊,不過這個計劃幾乎可以被否決了,城外的軍隊也還得走幾十米的死亡之路,總不能人人開閃現疾跑瞬移到城門吧?

其二呢,則是需要運氣的戰術,先以隊人馬挑釁守軍,吸引守軍出城追擊,隨後佯裝潰敗,一路逃到主力的伏擊圈,等守軍追進伏擊圈後就是無情的屠殺了。

不管怎麼想,似乎第二個計劃更加的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