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曆156年11月7日,光,透過眼瞼,睡夢中的男人漸漸蘇醒。
從第一次進入“裏世界”,到現在,已經度過二十年的漫長歲月,早餐時,被“係統”疊加的訊息提醒,方然才意識到這一點。
今有什麼特別嗎,
哦,想起來了,“盤古”推送的重要通知。
今,是“表世界”工程進度推進至關鍵點——百分之九十的一,意味著其已具備全狀態運行的能力,即日起,就會以1,00人/的速度,接納此前已做好準備的淨土民眾,開始一段“表世界”的嶄新人生。
那麼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日子,方然,淨土曾經的管理員,又該做什麼呢;
其實什麼也沒有。
畢竟他早已卸任管理員一職,按時間排列,距離自己啟動“對接”,進而重返現實,也還有若幹年的時光。
所以早餐後,方然隻是慢慢踱步,來到陽光明媚的綠植廣場一角,和聚集在這裏的同類們一起看現場播報,通過這種近乎“過時”的方式,窺看“表世界”,提前看看自己遲早也將會踏足的嶄新世界。
從西曆1509年,蓋亞淨土建立時算起,為了這一,人類的努力長達五十三年之久。
在舊時代,這幾乎便是一代人的全部人生,回首曆史上那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龐大工程,自然會讓人心生敬意。
畢竟,在那個“人皆有一死”的時代,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可不隻是比喻,而是普遍存在的現實。
“表世界”,一項綿延數十年之龐大工程的產物,時至今日完成度已達到百分之九十,這是“盤古”的法。
不過在人們看來,包括方然,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開始,就時常關注蓋亞表麵的工程進度,眼下的“表世界”幾乎已完全就緒,至少對進入的民眾而言,在規模龐大的封閉型城市裏,根本看不到一絲未完工的痕跡。
不多時,找到一處地方坐下來,方然加入了正在探討某一話題的同類們。
他想要弄明白,“表世界”那未完成的百分之十,
究竟都是些什麼。
將一個誕生了生命的行星表麵,徹底改造,建設一座人類眼中的“人間堂”,這是何等宏偉的計劃;
在真正目睹這一切之前,身為曾經的規劃者,方然都低估了這一龐大工程的規模。
幾十年來,在強人工智能的驅策下,先後有幾千億台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作業機器人與大型成套設備,在蓋亞表麵以日繼夜的工作。
一台台,一列列,乃至於成群結隊、漫山遍野,轟鳴的機械在矽片指揮下,推平一座座山脈,開掘蜿蜒的河道,累計清理出幾百萬平方公裏的輻射廢土,恢複了被戰火與“全產機”蕩平的兩千一百萬平方公裏森林。
在大戰結束五十三年後的今,大自然的麵貌,已煥然一新。
恢複、優化蓋亞表麵的地形地貌,隻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工程量,則遠超方然的想象。
多少年前,親手製定這一宏偉計劃時,他並沒料到強人工智能“盤古”的考量,遠勝過人,遠比自己這個管理員想的更全麵、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