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這個事情自然有解決的辦法,這個綜合商鋪本國公準備讓莊戶來做,就在莊子上找一處地方然後開店做買賣,賣的商品就是一些日常用的零零碎碎的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桌椅板凳脫靶擀麵杖蓋簾等等。”元善繼續道。
“這樣的商鋪豈不是要投入很多錢,村裏的生意不好怎麼辦?”劉裏正道。
“哈哈,可以少進一些貨不就行了,再買賣東西隻要有老人幫忙看店都是可以的,本國公稱呼這種店鋪叫——賣鋪。”元善出店名。
“賣鋪,恩這個主意還真的不錯,就是不知道開一家賣鋪進貨需要多少錢?”劉裏正問道。
其實不算太多,目前經發部正在推廣縣級的綜合商城,而“賣鋪”本國公想著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各個莊子上,開始三個月進貨後是試營業,店鋪需要提供當地村莊的消費情況,三個月後調整貨物比例時在付清貨款,接著至少一周以上補一次貨,開始投入應該不會超過百貫,要是賣的好可以適當的選擇增加貨品。
元善將他預想的情況跟劉裏正了一下,結果當場劉裏正就道:“國公爺,覺得老兒可否勝任這個工作,裏正的工作現在做的輕巧,沒事在村子內開一家‘賣鋪’倒是安逸的很啊。”
“既然劉裏正有這樣的想法,可以啊,你先找好地方,然後去經發部登記注冊,經發部下設的商鋪會一次性將各類商品補齊,你需要做一些準備,比如準備些貨架之類的。”元善道。
“這個國公爺不用擔心,老兒清楚的很,既然這樣那明就去趟長安辦理此事,多謝國公爺提點。”劉裏正笑容更盛了,再次躬身行禮,這是要告別了。
兩人分開,劉裏正非常得意,現在吃穿不愁,想著若是再能為家裏做些營生,他們老劉家成為有名氣的富戶不是夢想,當回去後就跟他的大兒子了這個事情,晚上一家人就準備出了三百貫錢準備投入賣鋪當中。
至於店鋪的位置,倒是取巧直接在他們家新建設不就的靠路麵的牆前麵又搭建了一個麵積差不多五十多平米的水泥房,在牆上開個門了,這樣店鋪與大院連城了一體,當即能夠解決問題,計劃好了便開始實施,花錢想要建設水泥磚頭房子速度可是很快的,沒用一的時間幾十個人就將房子搭建了起來,大白灰地磚門板等物件就需要等上幾。
正好幾的時間跑進貨的事情,當劉裏正去經發部這個事情的時候,經發部的官員隻知道有縣級綜合商城的事情,“賣鋪”的事情全然不知,沒辦法隨讓元善還在元家莊園享清福呢。
於是經發部立即派人前來詢問,本來安靜的生活又被打破了,當元家莊園的會客廳就成了經發部的型會議室,元善跟眾人商議半才將事情處理妥當。
劉裏正回家的時候笑嘻嘻,因為此事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