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見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便告辭離開。
權萬紀相送回來找到李承乾道:“太子殿下真是英明,藍國公喜歡錢財,對生意最為感興趣,若是加深合作以後便能夠得到他的支持。”
李承乾不以為意,不是他不想拉攏元善,而是他太了解他了,很不想打擊權萬紀但是又不得不,道:“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拉攏元善別本太子不行,就連父皇都不行,發展商業是實打實的,用它可以賺很多很多的錢,打下需要錢,坐下需要更多的錢,錢才是硬道理,以後多餘的事情不要想了,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夠了解的。”
權萬紀沒行到李承乾會出這樣的話,從都是啟用的超過規格的教學輔導,耳濡目染能笨到哪兒去,人非草木有時候很多事情不是能力決定的,尤其是像皇家這樣的出身,多數都是被外情事故所傫,有什麼心思去成就他們自己呢。
李承乾思索一番之後對著權萬紀道:“東宮的庫存全都拿出來,跟軍器監一聲全力生產‘洗衣設備’,這個月我需要看到五套設備,還有洗衣店的事情你去辦理一下,元善的幾個點一定要抓緊時間完成。”
“是,太子殿下。”權萬紀應聲道。
東宮長史辦事能力相當出色,元善前腳剛出了東宮,權萬紀的人這已經快馬加鞭的趕去軍器監兄弟啊訂單去了。
軍器監的辛良疇現在混得是風生水起,一個軍器監的規模比少府監等好幾個監加起來人還多,西山的廠房蓋了一間又一間,工匠每年都要增加上百人,設備更是隔一段時間就要增加幾台,現在的軍器監已經兼顧了軸承生產,自行車生產,全套鍋爐生產等多個工坊。
要生產能力,火車頭的生產速度比上一年提升的一倍的速度,這就是軍器監的變化。
李承乾可以隨時增加“洗衣設備”並不是吹牛,軍器監現在有這個能力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幾台設備的製造任務。
東宮來人辛良疇是要過問的,就算他再忙,但是太子殿下的事情還是要上心,本以為還是幾個鍋爐,可沒想到之前太子讓軍器監鼓搗的東西竟然有了訂單,李承乾直接預定了十台設備,一個月之內必須要先將三台設備交付,其他的可以逐漸延期。
辛良疇再看來人送來的錢票,是長安錢行的,一次性將三設備的成本全都結算完,如此大手筆,自然不能落了太子的麵子,便交代來人一個月必然將設備交付的承諾。
辛良疇的身後正在製作一台火車頭,已經是半成品的狀態,這是為了長安到滄州的鐵路線新增加的火車,等完成後可能鐵路都快布設到滄州了。
晚上的時候,李世民在禦書房中看書,難道有這般清閑的時候,可是隨後有人送來信箋,打開一看上麵寫的就是李承乾在軍器監下的訂單。
李世民嘀咕道:“乾兒又要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