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沒有反對,倒是讓侯君集大感意外。
大總管可能誤會了,此次帶人出去主要是想襲擾吐蕃大營,若是襲擾的話用騎兵手到擒來,若是吐蕃人追擊而至,正中我們的陷阱,真若能如此勝算至少三成。
“就怕吐蕃人用計,要是知道洮州空虛恐怕會生變,到時候河州,蘭州會陷入危險,侯尚書可曾考慮過。”李靖問道。
“這……”侯君集一時語噻,他還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衝動之下他考慮的全都是戰法,後方守城的事情他卻是沒有多加考慮。
現在想一下,吐蕃人二十萬,兵員充足,隻要掉派出一支萬人兵馬想要借接奪取洮州是一點問題沒有,真的要是失去了洮州接下來河州,蘭州等地都會陷入危險。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侯君集立即道:“若我留兵與洮州,主力駐紮在洮州方向,到時候單派騎兵出陣襲擾效果是一樣的,若吐蕃人來犯,退可以返回洮州城內,進能夠直接將吐蕃人攔在路上,到時隻要大總管出兵馳援,必能夠將吐蕃人擊敗。”
“你這倒也是一個辦法,若是吐蕃人不動的話,你們的人豈不是要一直在路上消耗物資。”李靖繼續道。
侯君集猶豫了,蘭州提供的物資很多,但不是無限量的供應,思考再三他猶豫了。
“大總管,要是您的話會有什麼好的計策。”侯君集拉下臉皮來問道。
“不戰則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我不主張出兵的原因不是因為環境對我們不利,而是害怕他們吐蕃人不打就跑了,到時候讓咱們白費力氣。”李靖道。
“大總管這又是什麼意思。”侯君集不解的問道。
“很簡單,因為我們占有不了他們的土地,隻要咱們一撤離,吐蕃人就會卷土重來,對於他們來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影響,他們走到哪裏牛羊馬匹就會放牧到哪裏,一次兩次就罷了,時間長了會影響士氣的。”李靖解釋道。
“隻要他們選擇不戰豈不是永遠都出於不敗之地?”侯君集沉聲道。
其實不用李靖再出答案,他就已經知道了。
“既然他們不選擇與大唐開戰,難道要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侯君集突然好想意識到了什麼事情,前不久不是要將吐蕃的公主嫁到大唐來麼,隻是私底下暗自集結人馬,鬆讚幹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侯君集急功近利無可厚非,他想要表現自己才會做出衝動的選擇,但同樣他冷靜下來之後變回用兵部尚書的思考方式來進行分析。
無非就是利益上的事情,他想到的是吐蕃一直對西域虎視眈眈,若是涉及到利益肯定與西域脫不開關係。
二十萬兵馬吐蕃人能夠玩得起嗎,顯然他們玩不起,人多部落多,算是一個人都是損失,大唐不同人口很多,這樣算來吐蕃人選擇不主動進攻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戰勝就罷了,若是戰敗對他們的士氣絕對會是一種打擊,甚至這種打擊會非常致命,部落之間的聯係就是簡單的利益從屬關係,其實非常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