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考結束後,進入閱卷環節,單獨的兩道題都是單獨收集的,經發部的人參與評審他們對四書五經根本沒興趣。
這麼多人他們看的就是兩道補充題目,很多人對商業的評價不高沒能夠客觀做出分析評價的基本上都視為不合格,商業發展帶來的變化他們都看不到的話還去遵循條條框框的東西,這樣的人能他們具備獨立的分析能力嗎。
第二道題目回答最多的觀點就是今年考不上明年繼續,簡直就要做無止境的學霸,可是他們不想想學渣到學霸的蛻變是那麼容易的嗎,不務實的人還能幹些什麼事情。
這樣的人若是做官死腦筋可能會變成冗官,於是有一批人別經發部給滔了,至於科舉考試真正的評閱會不會遵循補充題目的成績,元善就不知道了,反正經發部是不會要這樣的人。
文考結束了,但是還有新增科目考試,主要參加的人都是人才學校的人,他們的題目可就複雜多了,因為專業就是算術,隻有掌握專業精通的人才能夠完成,可能都會的題目在關鍵的破解過程中都可能出現失誤。
但是考試就是這樣考的是成績,同樣也是考生的心態。
新增考試科目普通考生都是可以參加的,若是文考不中,在算術方麵擅長至少國子監算學科是很歡迎他們去學習的。
多一個機會很多學生都不想放過,於是新增科目考試人數直接翻了三倍。
新增科目考試閱卷很快,都是算術題他們隻需要對照答案就可以了,不想文考經文需要有才學的人才能夠審閱,所以新增科目的成績很快就公布了,達到及格線的將會直接被經發部聘用。
而他們同樣答了兩道補充題目。
皇宮禦書房內,元善難道主動進宮一旁還有高士廉跟隨。
“陛下這是新增科目考生的成績單。”高士廉拿這成績名單遞給了馬和。
“哦,這麼快就批閱完了?”李世民有些驚訝。
“陛下新增科目主要是以算學為主,每道題均有一個答案所以隻要認真比對就能夠知曉。”高士廉回答道。
李世民看到了成績單每個人的名字後麵都有對應的數字,分數這個東西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通常考試閱卷都是經過多人同時審核後層層篩選,到了前三甲的時候再經過一番評判後才能夠得知排名,可是如今出現了分數這個東西很是新奇。
“陛下算學考核講究的是精準,細心與邏輯思維,算術題目難度不同算錯是很常見的,不能因為答錯了一道題就這名考生不合格,最多隻能明在某個知識點掌握的還不夠,綜合考慮分數達到六十以上者算合格,八十分以上者算優良,九十五分以上者算優等。”元善解釋道。
李世民在看滿分的就有三十人,八十分以上也有六十人,六十分以上者達到了一百多人,他覺得是不是太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