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民間建築隊伍(2 / 2)

洛陽商會為了賺錢可是照辦了長安的發展模式,元家的蒸汽設備工坊是他們很向往的,還有軸承廠他們這些商人沒有獨立研發的能力但是不代表他們沒有這個準備。

礦點授權招標會還沒有開始,大明宮的建設就已經開始了,貼了榜文之後第一個應征的竟然不是建材商會,竟然是木匠聯盟的張行知,接著是高士廉的木工作坊,還有就是越州商人於貴。

其實這不難理解修建宮殿需要大量的工匠,石匠,鐵匠,尤其是木工最為主要,宮殿內部的雕梁畫棟都需要他們來完成,換成建材商會的工程隊還真不成,工程隊頂多就且外牆之類的。

幾家民間的湊在一起的工匠們全都得了相應的差事,用最少的錢雇傭的大師傅非常劃算,洛陽商會內的幾個股東見到工部來者不拒的任用,他們也都紛紛的讓家族內的工坊開始加入進去。

相反建材商會對此並沒有多大的反應,鄭滿意可是聰明的很,知道這是工部節省成本才做出的事情,加上建材商會工程隊手上的工程量已經是超負荷了便沒有加入,這個事情讓很多人感到驚訝,都認為建材商會錯過了一個好機會。

隻要建材商會內部清楚,他們的工程隊現在的核心雇員都達到了上萬人了,藍田縣以及南方的幾個港口才是他們的主要建設項目,蘭州建設份額不多但是沒辦法沒有那麼多人手,他們在這種情況下哪裏還有心情倒貼錢的去幫皇帝見宮殿。

別看大唐民間的力量,三之後工部尚書就接連接納了十幾支民間建築隊伍人數多達四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鐵匠都是從洛陽來的。

長安的鐵匠可沒有太多功夫,他們可都是軍器監的下遊每需要打造不少古怪零部件訂單都排到見後去了。

軍器監的蒸汽設備研發能力現在來基本上已經跟上了元家的腳步,一方麵在研製火器,另一方麵則是進行生產,大量的馬蹄鐵以及鍋爐訂單都是軍器監的資金來源,可以除了鐵的成本他們還真不怎麼虧錢。

幾後,長安第一樓內一大早街道上就出現了成排的馬車,街道上更是有金吾衛的士兵把手,一輛輛的馬車將人送來後就要離開,停在另一側人少的街道上。

商人們聚集到一起都是談地隨便聊著,但是今招標會一個個都非常的謹慎見到熟人也隻是招呼一聲便找位置進行準備了。

長安,洛陽兩地的商人穿著上十分的講究,豪商們身上穿的都是元家出品的休閑西裝,袖口內部還有製作的編號以及獨特的紐扣花式,一套衣服價值千貫不等。

跟班手下人最差也是棉花商會出品的通用休閑西服,價值也在百貫不等,至於皮鞋腰帶之類的就不了,一身下來價值不菲,現在這個趨勢倒是有點像是商人的標準著裝了。

?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