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事情似乎已經告一段落再去糾結也沒有意義。
新州造船工匠,按照地理位置來大致新州在廣東,而廚房扶桑的時候應該就從那裏出發的,再這個高表仁隋朝的時候可是渤海郡公,而且也是渤海人,對於海路可是非常的了解。
看高表仁帶著一眾人這次來可不簡單,總感覺這是有納投名狀的意思。
而這人帶來的“禮物”可算是投其所好,根本無法拒絕,這些船匠是可遇而不可求啊,於是問道:“高兄,本官好奇這些船匠可不好雇傭,你是如何將這些人帶離新州的呢。”
“某不才是散盡了家財才讓他們跟來的。”高表仁道。
元善一聽心果然是投名狀,這個人可沒有那麼簡單。
想了一下知道這人似乎還真有可能是為了報恩來了,畢竟他們之間沒什麼交際,再現在人家被罷官從新州回到長安也沒有什麼不對。
“高兄以後有什麼打算呢。”元善道。
“某來長安主要是為了感謝您的大恩,你我素不相識竟然能夠為某開脫,此事已了某就打算回渤海老家了。”高表仁道。
“這樣也好,滄州與你的老家距離不遠,不如就跟著這些匠人隨行好了,如果高兄想要謀個工作到時候可以到滄州船廠看看有何時可做,現在滄州船廠可是需要人才相助的,不知道高兄是否願意幫忙。”元善道。
著這就有些邀請的意思了。
高表仁可不傻立刻就聽出來了,他沒有想到對方能夠邀請他,再想到他散盡家財回到渤海其實也無事可做,而且在官場也是受到了挫折,忽然覺得去滄州船廠工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再他對於海路與造船並不陌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許更好。
“既然元仆射這樣了,某自然元善去滄州船廠做事。”高表仁道。
“好吧,梁明你去安排一下先去準備一下讓他們安置在客棧。”元善對梁明道。
“高兄旅途勞頓,就先去休息吧。”元善道。
眾人離開之後,元善還囑咐了梁明讓他將船匠的情況統計出來。
一見了兩撥人了,今的經發部的工作都還沒有辦呢,接下來的時間他決定將一些還沒有看到進度報告看完。
看來半,才發現現在火車項目施工的進度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鐵軌的生產依然還是硬指標,另一方麵滄州的窗廠來信寶船已經開始建造,蒸汽動力將會安裝在一艘三十米長的船上。
雖然船體不算太長,但是有了蒸汽動力後這艘船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元仆射,棉花商會會長鄭奇到訪。”梁明走進來道。
“今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多人來。”元善感覺有些無奈,隻能先放下手上的報告出去迎客。
?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