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製度將由此改寫,十年寒窗後是需要以考慮的方式進行再次升學,教育部還需要負責各個州府和同一考核工作,看似無關緊要的部門工作量可是很大的。
高士廉看著手上拿著的計劃,跟他一起任職的眾人紛紛逐條的研究起來。
“全民教育,國庫,經發部需要撥大量的錢財,若是無償教育恐怕會為大唐國庫增加負擔。”高士廉輕聲道。
負責教育的幾個人開始議論起來,這幾都已經進入狀態了,有些想法是必然的,不過經發部卻不在乎這些,虞景明已經了要拿出稅手的三成來進行這個事情,錢他們根本不要考慮,同時閻立德也表示和他所在的勞動部會幫忙出工出力。
一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個月後,行政院等一眾分配則是有了樣子,從長安城開始將計劃推行到各個州府,為此還組織了監督推行巡查組,由長孫無忌帶隊,負責推行落實。
不隻長安城,現在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討論這個事情,不過總感覺聲音大雨點的意思,對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朝廷沒有變,就是改了名字。
石家書局,在這段時間也在大力的宣傳改組的事情,長安的報現在已經推廣到了洛陽,滄州等地一帶有貨車交通方便,信息傳播的很快。
蘭州情況還好,需要改動的地方並不多,相反,很多直屬部門下的衙門成了很好的參考樣板,為此蘭州刺史張文毅還被多調配回長安來分享經驗,一時風光無兩大有升遷的趨勢。
有了樣板還不是很方便,以前的州府縣衙現在都成了大唐地方律法衙門,專門負責監督,審理案件,倒是不用重新蓋辦公場地。
縣衙,州府衙門的官員全都搬離了出來,一棟三層水泥樓和足夠州府行政院人員辦公的了,在修建辦公樓之前他們暫時租賃院子進行辦公。
改組之後所有事情都是一環套一環,各地建設辦公大樓,這個事情放在以前就是工部的事情,現在是大唐勞動部的事情,最高負責人還是閻立德,而起職權沒多大變化,著急人手便可以開工。
經發部的財務撥款是直接撥放給各個州府的行政院的,而組織建設的事情歸當地的州府級的勞動衙門執行,他們隻負責建設其他什麼都不管,僅此而已。
勞動部的事情看似省心其實不然,閻立德身居高位,他們要操心地方上自家勞動衙門的事情,可不容易,除此以外他們的工作還不僅這於此,他們還要負責大唐百姓生活就業與保障,管理的事情很多,從目前來看絕對是個清水部門。
各個部門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相互合作。
改組月餘的時間還不見有太多的成績,但是在管理上給李世民的感覺壓力減輕多了,尤其有了行政院之後,他就不是一個人在工作了,他要做的就是主要管理各個部門之間的事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