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抬舉就是戰爭,現在司馬季絕對處在強勢地位,普通的新羅百姓絕對是害怕晉軍的,這種害怕也可以作為一種人心利用,新羅百姓都希望晉軍早日撤軍,這種言論一點出現,新羅王就會被架起來在火上烤,他必須回應司馬季的善意。
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司馬季就放出去了一群親衛,混入普通士卒中間帶節奏,借著買賣軍糧的機會和新羅百姓接觸,把這股風散布出去,表示大晉其實對新羅部落算是高看一眼,對新羅王的品行也很認可,這次冊封的爵位相當高,可能是周邊蠻夷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冊封,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等到一個月之後,咱們也都撤軍了,實話,我從軍多年,似乎從來沒見過燕王對一個部落首領這麼賞識,這個新羅王到底是什麼人,竟然讓燕王如此看重,就連咱們東夷校尉都這麼讚不絕口。”
“可不麼,一些校尉燕王對新羅王的手段十分欣賞,現在既然辰韓王都已經死了,他也可以給京師一個交代,聽是因為那時候流星橫貫星空,是上示警,京師才讓燕王領著我們出征三韓的,現在三韓部落首領都被誅殺,事情也就完事了。”
兩個親衛你一言我一語,在向導麵前毫不諱言,這種言論至少在幾十個向導麵前發生過,一般的新羅人是不可能懂中原話的,除非和帶方郡那邊接觸過,要麼就是曾經去過洛陽朝貢,所以懂中原話的新羅人並不多,但是在新羅內部的地位都不低。
等到這些作為向導的新羅人,回到金山城內的時候,不可能所有人都嘴巴緊閉,何況大晉看重新羅部落是一項吹噓的資本,這些人肯定會把這件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沒過幾,整個金山城都知道了大晉即將要冊封新羅的事情,一時間心中對晉軍的恐懼也減輕了不少,金山城的新羅百姓對晉軍十分恐懼,就怕戰爭一起流離失所。哪怕雙方互相派遣使者過後,一些出城討生活的百姓也心翼翼,生怕觸怒碰見的晉軍士卒。
這種一直被壓在心中的恐懼,在冊封言論出現之後,就像是被堵住的江水決堤一般,完全噴湧出來,整個金山城的新羅百姓,都在談論他們的新羅王多麼的英勇睿智,聰慧機敏,連大晉王朝都無可奈何,想要選擇要和平共處冊封新羅,卻不知道他們的言論是在把自己的首領架在火上烤。
民心可用,司馬季這招成功的調動起來了金山城的民心,就算是最後新羅王不敢出城,責任也不在自己這邊,那是新羅王不識抬舉,非要和上國作對。一旦雙方撕破臉皮的時候,新羅王在想要調動城中百姓,眾誌成城的守城,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現在新羅王宮裏麵,也確實因為冊封消息流傳出去,引出了陣陣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