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裏的“飛升”,更確切的,是毒發身亡了。
“修仙我雖然沒修過,但想一想必然是需要物質基礎的,沒有靈氣隻有霧霾,還修個毛仙,還是吃飯去吧!”
葉知秋搖了搖頭,下了樓梯,往食堂而去了。
他今日沒有課程,不過起的挺早,吃了個早餐之後便在院辦看起了《易經》和《道德經》,這一晃的時間,兩個多時便過去了,讀書讀得也有些累了,自然是要去吃飯的。
《道德經》讀起來其實還好,雖然讀起來有些玄,但架不住它字少,整本《道德經》一共五千言,加上曆代各家大家的注解,讀起來還是蠻快。
而《易經》則不同,《易經》在儒家經典中,被尊稱為“六經之首”,在道家經典中,也被奉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當然,它的難以理解也是出了名的,真正能夠參得透、講得清這本書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從古至今,關於《易經》的論著浩如煙海,每家都從自身感受的角度出發,試圖解讀《易經》中蘊含的觀點,但鮮有成功者。
葉知秋所讀的《易經》,有諸多大家的解釋,諸如《彖傳》、《象傳》、《文言傳》,雖然讀了好久,但他對於其他的卦辭還是不太熟悉,最為熟悉的便是乾卦。
乾為,坤為地。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我覺得我若是乾卦的卦象,應該是初九艾吧。”
葉知秋閑散地走在校園裏,想著自己的事。
初九艾,的是龍潛藏於水中,還不能急於動作。將潛龍換做是君子,便意味著地之間陽氣還潛伏於地下,所以君子應當隱居不出。再將君子換成他自己,那便是地靈氣都沒有複蘇,霧霾當道,還修個什麼仙,還是老老實實學習,將來找一份工作算了。
“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等到見龍在田,或者是飛龍在的日子!”
葉知秋又歎了聲,準備不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思想。
因為食堂已經在前邊了。
卻在此時,他仿佛聽到了冥冥之中有一位存在了一句話:“如你所願。”
葉知秋覺得自己可能是內心想要修仙想的出現了錯覺,亦或者是,這是他在心中自導自演,不過接下來他發現了有一件奇怪的事發生了。
上落下一張紙。
按理,食堂門前是不應該有高空落紙的,因為那是食堂,而不是宿舍。
宿舍落紙可以有,食堂落紙便很奇特。
而更奇特的,是這張紙落到了葉知秋的手裏麵。
隨即,紙張不見了。
葉知秋的腦海裏,出現了一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