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定策執行,孔家慌亂(2 / 2)

畢禾他們那些當兵的不過聽了半,就實在是受不了,趕緊告罪撤了大半。

也隻有一些幕僚參謀留下來繼續聽著。

這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那些個當兵的哪懂什麼經濟方針,統籌兼顧之類的東西。

對他們而言,聽一群人討論他們自己根本半點聽不懂的東西,那跟上數學課有什麼區別?

不對,也有區別,上數學課不能逃,他們至少還能告罪離開。

會議整整持續了近半個月,除了前麵兩三討論的是接下來的作戰方針之外,剩餘時間討論的都是內部建設問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需要討論建設和改變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不準確的核實下來,並且弄的詳細些的話,是很容易帶來不好影響的。

上麵任何一個錯誤方針,都可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嚴重後果。

遠不是犯了點錯,自罰三杯就能彌補的。

所以每一個方案的提出,都得經過無數次討論,準確驗證所有可能的情況,並且進行苗補補充。

直到最後,大家都覺得找不到缺點了,找不到有問題的地方了。

那才能初步決定方案可用。

這是一個方案。

會議要決定的內容顯然不止一個方案,一個方案都需要討論那麼多問題,更何況幾百個方案。

就這半個月時間的會議,那也是他們抓緊時間,有時候都得開著燈熬夜,才能順利結束。

會議圓滿結束後,薑浩就開始按照會議上麵討論出來的各種方針方案,進行有條不紊的布局。

一些需要做的事情,也開始逐條的以條令形式吩咐下去。

而畢禾、容和他們,則是開始調兵遣將,往各自需要奔赴的前線而去。

主要三個方向,一邊是往山海關方向,一邊是往山東方向,還有一邊是往陝西。

……

一月底,朝鮮大敗,朝鮮仁祖向皇太極投降。

同年三月中旬,畢禾大軍攻破山海關,收編山海關總兵,正式拿下河北全境,接管對清防線。

並開始準備對付騎兵的相關工具和武器,預備對清作戰。

三月下旬,吳厄、劉希、古通等六人,各率一支隊伍,共同進入山東境內,一路睥睨,直往山東曲阜而去。

山東危矣!

同時,曲阜孔家那邊也亂了起來,內部開始激烈的討論起,是南遷還是歸附華夏?

沒錯,討論的不是如何對敵和如何以身殉國什麼的,討論的是逃跑還是投降?

果真不愧跟孔有德一個姓啊!

議事廳

“我堅決不同意歸附!

他們華夏國那些個人是什麼德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的,不但廢除了科舉製,而且還建立了一個什麼百家學院,並且打壓我們儒家?

這樣的勢力如何能歸附!

歸附過去,我擔心我們連祖宗牌位都保不住!”

孔家反對的人,倒不是因為本身多有骨氣,主要還是因為薑浩那邊對待儒家實在太狠。

雖然沒有正麵宣傳廢儒家,倡百家,但也的確在不斷的打壓儒家的勢力,拆除孔廟等等。

這樣厭惡儒家的勢力,孔家這些人怎敢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