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磕摻的電台成果(2 / 2)

朱由榔的沉寂當然不是真的一點動作都不做,隻是不在朝堂上跟那些大臣嗆聲罷了。

私底下想辦法拉攏組建勢力的行為可不會停止。

身邊沒點人手,總覺得現在的地位就是空中浮雲,不太穩當。

“你也莫要著急!

用不了多久,朕就有和那些武將聯係的機會了。

據朕估計,過了春節,朝中那些大臣,包括王首輔他們應該就會想著收複失地。

況且,就算他們暫時不想收複失地,那邊新成立的華夏國也肯定要南下,到時候就容不得他們不發兵了!

……”

安國帝一邊著,一邊露出自信滿滿的笑容,後麵雖然一句話也沒,但是他們父子兩個都知道。

都知道,聯係上武將之後,便是他們奪取朝堂話語權的時候了。

……

一六三七年的春節,除了朝鮮比較慘之外,整個明朝境內和華夏國境內過的還是相對平靜的。

即使正處於對峙狀態的起義軍和朝廷大軍之間,在這個時間段也盡量克製著彼此。

這是銘刻進血脈當中的,對春節這樣一個一年一度,和平團圓日子的美好願景。

種種陳規陋習雖多,但也都是懷著對未來一年美好幸福生活的祈願在做。

格物院那邊,在春節來臨前三,終於順利的攻破了電報、電台及發電機批量製作的難關。

當然了,雖然突破了難關,但是想要在春節前普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春節前,就是春節後也沒辦法普及。

一來成本高,二來使用範圍相對有限。

所以,經過薑浩核實過成本和具體使用範圍之後,也隻能宣布暫時先在軍中,和主要城鎮當中進行普及運用。

偏遠地區隻能暫時先緩緩了。

隻有等相關技術稍微再成熟一些,使用範圍再躍升個兩三代,才能夠真正的在全境普及,普及到所有鄉村角落。

不過,雖然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薑浩還是蠻開心的,因為至少他現在能用上電燈了。

即使隻是鎢絲燈,但這也是一個進步啊,好歹以後晚上不需要再挑燈看東西了。

除此之外,讓薑浩更為開心的事情還是他從司監以及工部那邊那邊找到了不少理科人才。

是人才,並不是指他們本身有多少超越時代的知識。

主要是他們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好,能夠很輕鬆的理解薑浩帶給他們的那些書籍。

也正是因為有這一批能夠勉強讀懂電學,磁學等相關學科書籍的人才輔助幫忙,發電機、電台和電報機這三樣東西才能夠順利照著圖紙複製製作出來。

如果光靠那些有的連字都不認識的工匠,有些東西的製作還真的是兩眼一抹黑,完全沒辦法跟他們清楚。

而且薑浩相信,隨著工部和司監那些人回頭閱讀的相關書籍越來越多,對於各方麵學科知識的理解應該也能越來越多。

這樣一來,改進電台和發電機設備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其他先前那些工匠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再次立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