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君強則臣弱,君弱則臣強(1 / 2)

新式武器的研發那邊要稍微好一些,畢竟,很多工匠都曾經參與過現今那些武器的研發製作。

所以,他們多少有些功底,再配合一些新資料,並沒有什麼特別為難的地方。

薑浩主要操心的地方還是在於電台和喇叭。

當然了,主要還是在於電台。

喇叭也沒什麼困難的,照著圖紙,沒用多長時間就造出了一批大差不離的,隻是效果沒有現代那麼好而已。

艱難的地方在於電台。

想要用電台,那首先得有電。

電和電台是屬於一整套,不可拆卸的研發過程。

想要有電,那得有發電機。

普通的發電機,發電的電流量不高的發電機倒是不難,照著圖紙以現有科技也能立刻造出來。

可是那種低頻率的發電機能有多少效果?

點個燈泡都不能保證燈泡持續穩定的發亮發熱,更不用供給功率更大的電台了。

因此,在把相關事宜,特別是容和送過來的那批人全部都安置妥當之後,薑浩幾乎都是埋頭於格物院那邊。

希望能夠在春節之前,照著圖紙,把發電機和電台那一連串的整套設備製作出來。

製作出來之後,好處還是很多的。

一來,以後對外作戰的時候能夠更加方便一些,交流起來也更加的便捷,命令發布更是能夠占有絕對先機。

二來,有利於進行一些政策條例的宣傳,有利於一些例如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思想文化宣傳。

還有利於豐富普通百姓的業餘生活,娛樂生活,順帶著還能夠給普通百姓科普一下各種知識常識。

有這麼多好處,研發方麵自然不能懈怠。

其實,單個製作倒也不難,難的是成批量,成規模的製作。

如果隻是想要照著圖紙去做一個或者兩個用用的話,這個光靠從皇宮當中找來的那些工匠就能輕鬆做到。

可千萬別瞧了這些工匠。

薑浩他原先世界的那個國家在發展之初,那也是遭遇到了很多困難的,很多零件,別人根本就不賣給他們。

最終,許多巧的,需要精密度比較高的零件,都是靠一些頂級大匠一個一個親手打磨出來的。

很多都是一點都不比國外進口的來得差的,甚至還要更好一些。

當然了,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效率太慢了。

往往一個零件可能都得打磨三五,乃至於個把星期,根本比不上人家幾秒鍾,不到一分鍾就能製作出一個的那種速度。

不過好在打下京都之後,整個京城當中的工匠都到了薑浩手裏。

京城當中的那些工匠,雖然不能每一個都能代表國家最頂尖的水平,但是普遍意義上來講,平均來,肯定是遠遠超過普通地方的工匠的。

這些能工巧匠,才是薑浩覺得能夠在春節之前把電台和發電機順利批量製作出來的信心支柱。

……

再金陵

桂王雖然登基稱帝,但是他原先隻是一個普通藩王,手上也沒多少底子,此時住在舊都中,基本就是被金陵那些大臣給架空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