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鬥將(1 / 2)

午時,接嶺,山巒疊嶂,樹林茂密,灌木叢生。

雁飛南和幾個衛士打馬疾行,一路跑衝上山嶺。嶺頭上,隊正劉毅,還有石等十幾個先行抵達的衛士,分散隱藏在樹灌之間,人手兩麵旌旗,高高舉起,遠看就像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像模像樣的也能暫時迷惑一下敵人。

隊正劉毅看到雁飛南一馬當先衝上來,當即衝其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邊來。

雁飛南跑到劉毅身邊,一邊喘氣一邊朝嶺下山穀望去。

三百餘步外的山穀裏,地勢平坦,枯黃野草和鬱蔥灌木遍布其中。一個身披明光鎧手端長槊的騎士,於山穀當中,駐馬而立。在他身後幾十步外,另一個身著皮甲的黃色戎裝騎士,高舉一麵黑色雪鴞隊旗,有節奏的左右搖動,似乎在打出什麼旗語。

山穀更遠處,目力所及,可以看到一隊北虜控弦和飄揚的各色旌旗。

顯然,敵對雙方迎頭相遇,激戰在即。

“無家,馱馬和輜重可藏穩妥?”劉毅語氣溫和地問道。

“劉隊正安心,一切穩妥。”雁飛南抬手指向山穀方向,“劉隊正,那兩位是不是尉遲旅帥和石隊副?”

劉毅點點頭,“北虜人多,敵眾我寡,無力阻截,若正麵廝殺,北虜窺破我方虛實,必一鼓作氣直殺大黑河,所以唯今之計,隻能邀敵鬥將,以個人驍勇遲滯北虜攻擊速度,暫時隱瞞我方力薄之事實。”

鬥將?雁飛南好奇心大盛。聽其名知其意,所謂鬥將必定是敵對雙方驍將之間的生死對決,勝利一方士氣大振,可以大大增加戰鬥勝算,隻是匹夫之勇決定不了戰鬥勝負,實際意義不大,然而這是個崇尚勇武的時代,匹夫之勇者隻要抓住時機,亦能出人頭地,風生水起,於是鬥將應運而生,成為戰場上一道獨特風景線,甚至關鍵時刻亦可決定一場戰鬥之勝負。

“若北虜拒絕,豈不危矣?”雁飛南擔心問道。

“北虜最喜鬥將。”劉毅搖搖手,淡然道,“南北對戰,陣前主動邀鬥者多為北虜,他們生性暴戾,逞強鬥狠,需要功勳改變命運,而鬥將恰好可以積累功勳、揚名立萬、升官晉爵,大漠強者理所當然趨之若騖。”

雁飛南連連點頭,虛心受教。

“單以個人武力論,北虜有明顯優勢,他們在馬背上長大,生存環境惡劣,打仗殺人乃家常便飯,一些賦異稟者因此戰力出眾,單打獨鬥極具優勢,而我們中土崇拜的是萬人敵,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的大英雄,向來鄙視匹夫之勇,是以我們不喜鬥將,為避免士氣受挫,常常拒絕北虜邀鬥。”

劉毅手指前方山穀,憂心忡忡,“今日遭遇強敵,無計可施,不得不行此下策。好在尉遲旅帥出自鐵匠之家,膂力過人,尚可一戰,隻是……”

劉毅看看雁飛南,欲言又止。他對雁飛南抱有期望。前日馳援武川時,他曾親眼目睹雁飛南的驍勇,以一敵眾,憑借一馬陣硬是擋住了數十敵騎的圍攻,隨後其又與尉遲恭等四人斷後阻擊並一起成功突圍,可見其活到現在並不單靠運氣,還靠實力,而其實力如果像尉遲恭和石等描述的那般厲害,今日鬥將倒可一戰,或許能拖延北虜南下之步伐。

雁飛南心領神會,當即有所決斷。以自己強悍戰力,鬥將正可發揮特長,隻是鬥將容易,達到阻敵目的卻難。敵人也有智慧,不可能一味鬥狠,一旦發現勢頭不對,勢必蜂擁而上,群起攻之。

“劉隊正,這鬥將可有規則?”雁飛南問道。

“沒有規則。”劉毅道,“生死對決,不死不休。當然打不過也可以逃,隻是這一逃,從此身敗名裂,恥辱終生,生不如死。”

雁飛南笑了。這規則好,自己渴求在戰鬥中死去,這鬥將恰好適合自己,可謂量身定做了。

“劉隊正,某願去陣前鬥將!”

雁飛南毫不猶豫,當即請纓。

“現在不行。”劉毅看到雁飛南主動求戰,對其好感倍增,話語氣更為親近,“旅帥已到陣前邀鬥,隻要北虜應戰,旅帥就必須打一場,等他打完了,不論輸贏,你都可以到陣前繼續邀鬥。”

“某來遲了?”雁飛南不死心,手指前方敵陣,“敵虜尚未對旅帥的邀鬥做出回應,此刻某隻要衝到陣前,當可代替旅帥與敵鬥將。”

劉毅點點頭,“理是這麼個理,但未征得旅帥同意,你貿然衝到陣前代替他鬥將,於理不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