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截殺鄭賊(1 / 2)

大明水師曾多次演練過如何應對這種“船海”戰術,對改良型佛朗機炮極有信心。

故而邵武號隻略微調整了方向,與一百五十噸的楊業號、蘇定方號首尾相接,組成一個型戰列線,從上風口以戰鬥帆的速度斜向敵軍的蓋倫船駛去。稍些的衛青號和班超號則護住它們北側,以防被虜船分割。

鄭芝龍非常清楚邵武號這種尺寸的夾板船的可怕,但又擔心身後明軍追上了夾攻,是以隻能硬著頭皮迎戰,盼著作為撒手鐧的跳幫戰能迅速奪下敵船。

兩三海裏的距離片刻便至,鄭成功幾乎不用過多指揮,手下五艘戰船便熟練地按照《作戰手冊》規定斜切到了虜船右舷,與其保持同向而行。

清軍“威”字號戰船率先開炮——這種海上交鋒,往往是訓練水平較低的一方,在還未到達最佳射擊位置時便先沉不住氣隨意開火了。結果也是毫無意外,相距一裏還多,在海麵的晃動之下,炮彈連明軍戰船的毛都沒摸到。

待邵武號的左舷幾乎完全與最東側的“征威”號齊平之際,舷側的兩排炮窗才從前至後依次噴出耀眼的火光。當即便有兩顆十八磅炮彈撕開了敵艦的尾部,其中之一將艉樓射了個對穿,而另一顆卻鑽入“征威”號的炮甲板,撞在裏麵的一門九磅炮上,攪得炮艙裏一片混亂。

邵武號從最後麵一條敵船旁側駛過期間共完成了三次齊射,便將“征威”號的後桅擊斷,並在其船身上開了五個破洞。雖因被彈位置都略偏上,未能將敵船擊沉,但船艙裏大量清軍士卒被轟斃,加上失去一根桅杆,其隻得慌忙脫離了戰鬥。

很快,邵武號和楊業號等三條船與敵主力大船保持兩鏈左右距離同速行駛。雙方側舷相對,開始了硬碰硬的互射。

不過邵武號對於這幾條“威”字號戰船實在過於強悍了,虜船上威力最大的十二磅半長炮很難擊破它七寸厚的船殼。

而邵武號除了最的十門六磅炮之外,其他二十四門炮都能對敵船造成有效殺傷。尤其是十八磅重炮,一發炮彈上去就是個巨大的黑窟窿,命中五六顆就能幾乎摧毀二百三十來噸的“威”字號的船體結構,同時崩出的大量碎木茬更是收去了幾百名虜兵的性命。

至於清軍那三條大熕船,雖看起來和邵武號個頭差不多,但作為東方戎克船型卻有載炮數量太少的先缺陷,每條船隻有兩門十二磅炮和兩門九磅炮,火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鄭芝龍根據與和蘭人交手的經驗,已預計到不是明軍那條巨大的夾板船的對手,卻沒想到對手這麼恐怖——邵武號可是按照朱琳渼所帶來的十八世紀的船型建造,船身低矮,肋骨密集,炮位也布置得更為科學,相比這個時代同樣體積的蓋倫船來,防禦能力和火力都要高出一大截。而那兩條輕型護衛艦雖噸位比“威”字號,但火炮配備卻並不差太多,在邵武號的掩護下也發揮出不的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