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幾乎每一句話,下麵的百姓便是一陣騷動,越聽越覺得這交易坊靠譜,也不斷有膽子大的前去交易窗口拿錢買了些股份。
左鴻瑞趁熱打鐵,又詳細介紹了不少具體的交易規則,比如每月分紅一次,分紅如何取現銀,大股東如何參與股東大會,投股滿一個月後可在交易坊退股拿回股銀等等。
當然,其中有不少舉措都是朱琳渼為了消除大家的不信任感而設置的。
往後等股票交易步入正軌之後,肯定要改為每年分紅,否則頻繁發放現銀,交易坊的人手都不夠用。還有退股之事,以後也會參考後世的股票交易,隻能股民之間買賣,不會由交易坊回購了。
交易坊二樓的一間屋內,石霖從窗口看著那稀稀拉拉的幾名進出交易坊正廳的人,不禁有些犯愁道:“大人,這圍了足有幾千人,左管事又口若懸河許久,但似乎還是沒多少人敢投錢啊。”
“不急,”朱琳渼立於窗前微笑道,“我後麵還另有殺手鐧。”他話音剛落,就見幾名身材魁梧之人有有笑地進了交易大廳,“喏,這就來了。”
那幾人來到交易窗口前,二話不便拿出銀子買了股票,又興高采烈地揚長而去。隨後,又不斷有人前來買股,交易大廳的人氣逐漸熱絡起來。
很快,人群中便有人認出了前來買股票的人,“誒,那不是趙典史嗎?他也來買股份?”
“那個是宋照磨,我見過他。看他手中那麼厚一遝票據,當投了不少銀子吧……”
“你們看,應府王經曆也來了……”
“這麼多大人前來,看來這股票定然買得!”
“就是,這些當官的都是人精,若是有不妥,他們怎敢這麼放心地投錢?”
“哥幾個,你們先聊著,我去裏麵看看。”
“等我,我也一起去……”
沒多會兒,在諸多官員的帶動下,股票交易坊愈發熱鬧了起來。雖然眾人大多隻買了一兩錢銀甚至幾十文的股票,但一個良好的開端已然形成,日後隨著投錢的人賺了銀子,自然會引來更多人投資。
石霖不禁奇道:“大人,您這是用了什麼法子,片刻間就情勢大變!”
朱琳渼卻是笑而不答,其實他隻是簡單利用了人們的從眾心理,中國人在這方麵還尤其嚴重。
他此前給立功的龍衛軍、破虜營士兵,以及遷都過程中有所貢獻的官員發放了一筆賞銀,不過規定他們必須用這錢購買股票,要拿票據憑證回來報備。
這些將士、官員皆知道一個月後股票就能贖回,僅是跑兩趟股票交易坊罷了,倒也不覺有它。但這些人在交易坊露麵,卻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股票交易的人氣立刻大幅提高。
至晚膳時分,交易坊打烊關門,左鴻瑞捧了賬本跑著來到二樓蘇承羽所在的屋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