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按你得辦,還可以調些粵兵給翟式耜。”
餘新倒是又給朝廷省了些軍費。朱琳渼心中暗歎,至此,翟式耜和萬元吉都已各自率兵到位,與楊展部蜀軍以及忠貞營對湖廣形成合圍之勢。湖廣這個“老大難”問題總算有了徹底解決的曙光。
按照既定的湖廣方略,忠貞營將利用何騰蛟麾下的身份,迅速插入嶽州與通城一線,切斷武昌與長沙之間的聯係。而後翟式耜率部彙合忠貞營,二者一共有兩萬三四千兵力,足以阻止駐紮在長沙的超過六萬湖廣兵無法北上增援何騰蛟。
同時楊展部堵死武昌西側,萬元吉部堅守武昌東側,再用水師封住北側長江,武昌立成孤城。
以何騰蛟所部在曆史上的戰績看,武昌縱還有四萬人馬,其戰鬥力也基本沒有突圍的可能。到那時,朱琳渼再施展後續策略,湖廣便有極大可能和平重回朝廷治下。就算最壞的情況,何騰蛟負隅頑抗,也可將其影響縮至最範圍。再調龍衛軍強攻時,對大明整體的破壞也將降到最低程度。
朱琳渼想到這裏卻不禁又有些犯愁,江西、廣西、四川幾路兵馬調動,不知又要耗費多少軍餉才能拿下湖廣,希望何騰蛟能夠識時務,莫要變成曆史的罪人。
吩咐完了湖廣相關的事情,他又對新晉禮部侍郎徐爾路道:“和以西巴你亞互建大使館的事情要抓緊,大使人選也要盡早議定……”
他話音未落,便見路振飛捧伆出班,高聲道:“啟奏殿下,近來南直各部皆積極請戰,奮勇爭先。沿岸地方奏請加築城垣、囤積軍糧的也甚多,朝中文武無不紛紛上表,請朝廷盡早渡江北上。”
他望了朱琳渼一眼,懇切道:“而這些奏章殿下盡皆留中不發……
“臣作為先帝托孤之臣,無刻不心憂社稷。眼下我軍新勝,士氣淩雲,朝野眾誌成城,一心滅賊。臣以為,正當趁此時,揮軍北進,以靖光複河山大業!”
一旁立刻有朝臣站出來附和,“路閣部所言極是,科虜複國正在此時啊!”
“殿下,人心可用,軍心可用……”
“殿下,先前我軍連戰連捷,江北虜賊膽戰心驚,一戰可斃之!”
“臣附議……”
朱琳渼暗自歎一口氣,心這些文官一個個對軍事一竅不通,卻最愛對打仗指手畫腳,以往大明多少次被文臣亂指揮耽誤——反正打輸了死的不是自己,贏了那可是勸諫有功。如今又要搞這一套?
別人不知道大明家底,他這個當家人卻最為清楚。北伐南京之前楊廷麟就過軍費不足,當時各種東拚西湊,又追繳鹽販所欠稅銀,才勉支付了大軍作戰耗用。
而眼下為對付鄭芝龍艦隊,投入船廠的錢就超過六七十萬兩,國庫裏的銀子根本不夠支撐全線渡江北進所需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