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想吃閑飯?免談!(1 / 2)

其他諸王聞言頓時回過味來,敢情輔政王把我們叫這兒是籌餉銀來了。甚至有幾個較摳門的如蕙王、長陽王等當即便後悔不已,先前是自己上趕要來孝陵的,這不是朝刀口上送嗎?

但話都到這兒了,在場四十多位有封號的藩王也隻得跟著表態,“臣弟願捐四千兩勞軍。”

“侄兒也捐四千兩,助朝廷滅虜。”

“我最近手頭緊,便投三千兩吧……”

朱琳渼瞥了眼這群摳門的藩王,不禁微微一笑,“大家誤會了,朝廷是緊了點兒,不過也不好拿諸位的銀子。隻是……”

他笑得更燦爛了,不緊不慢地道出自己“蓄謀已久”之事,“朝廷如今拮據,而大夥兒的俸祿銀,這個,你們也知道,數目實在太大,朝廷根本拿不出來啊……”

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後,一直心憂自己的後代子孫,就想著怎麼才能讓他們過得舒服點兒。他老人家泥腿子出身,隻覺得待在家裏吃香喝辣睡大覺最安逸,於是便規定,凡老朱家子孫不許經商,不許從政,不許做工,不許務農,就隻能坐在家中拿俸祿、賦稅,混吃等死。

這些藩王們無事可做,便窩在家裏生孩子,子生孫孫生子,等到明末時分,宗室人口已達到數十萬之多!

這幾十萬人不能工作,朝廷還要發銀子給他們。遠的不,就嘉靖年間,國家稅賦收入便已經不夠發宗室的俸祿了!

於是朝廷開始削俸,開始是發七成,後來六成半、六成,一路降低……然而朱家子弟的增長速度更快,朝廷需要撥付的銀子仍越來越多。

宗親便如附在大明身上的一隻螞蟥,不斷吸血,留著他們大明怎能強盛?!後世甚至有人,八旗子弟拖垮了滿清,而幾十萬宗親吃倒了大明。

朱琳渼早就想對宗親藩王的俸祿動手了,苦於先前一直沒有機會,正巧這次他們集中奏請祭拜孝陵,而自己借收複舊都人望正盛之際,正合適將此事解決了。

韓王隨即十分大度地揖道:“朝廷有困難,我們這些藩親怎能不體諒。”他心反正從崇禎末年以來也沒怎麼好好發過俸祿,又接道,“盡滅虜賊之前,這俸銀不撥也罷。”

其他藩王也附和著,“對對,這幾年不發也無妨。”

“不敢有怨言……”

“朝廷也不容易啊……”

朱琳渼微微點頭,卻接道:“待建虜已滅,我大明必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朝廷肯定得撥銀撫恤將士、賑濟災民、興建損毀道路屋舍,恐怕很長時間都仍會拮據……”

諸王聞言愣了愣,對視一眼,又由韓王問道:“輔政王的意思是?”

朱琳渼和藹一笑,“朝廷近些年沒怎麼撥發俸祿,這大家過得也還可以。我和朝中重臣商議了一下,要不,以後這俸銀就停了吧。”

實則他根本沒和朝臣議過,那些頑固守舊的家夥保不齊就會拋個“祖製不可違”什麼的來掣肘,這種對大明有百利無一弊的事情,壓根不用征求他們的意見。不過拉上他們裝聲勢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