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遷都(1 / 2)

已近醜時。

應府衙後堂依舊燭光跳動。

石霖見朱琳渼疲憊地揉著太陽穴,不禁輕聲道:“大人,色已晚,您還是早點休息吧。”

朱琳渼擺了擺手,盯著手中的筆,頭也不抬道:“遷都事急,得熬夜了。對了,幫我準備點兒夜宵。”

石霖仍是勸諫,“大人,這遷都之事少也得一年半載。您前幾日一直臨戰指揮,這又忙於南京城中繁雜事宜,可當心身體吃不消。”

“無妨。”朱琳渼抬頭微笑道,“遷都雖不是一朝一夕能畢,但隻要朝廷開始北徙舊都,對大明社稷的意思就絕非一般。是以能早一日發動,便須盡力而為。”

其實南直隸還有很多重鎮諸如蘇州、常州等還未收複,但朱琳渼眼下卻將精力都放在了遷都之上。

他看過不少史料以及論壇上曆史大神們的分析,自是清楚此事的意義之重大。

遷都南京,首先便昭示了泰征朝的正統性,這在皇權思想深入人心的時代極為關鍵!

先前隆武朝定都福州,普之下莫不拿他當做苟延殘喘的偏安朝廷,尤其對割據勢力更是如此——宗親們認為你朱聿鍵能在福建立朝,我為何就不能在桂林、建昌、浙江稱帝?非宗親之人隻要有些實力,也都琢磨著擁立一名老朱家的子弟,由自己操控。

而下百姓、士子也都極為迷茫,不知該要投效於誰,最後往往是誰離得近就聽誰的。這便造成了南明時期山頭林立,內鬥內耗極為嚴重的局麵。

便是經過朱琳渼這一年多的努力,此時仍還有何騰蛟在事實上擁兵割據。

最為可笑的是,占據了北京的建虜竟也聲稱自己是大明正統!而且經過賣國文人不斷粉飾、宣揚,江北已有不少百姓開始接受這種謊言了。

這種局麵一旦持續得久了,謊話就會變成真理,屆時大明在人心向背上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曆史上,永曆朝之後反清複明再無成功可能,這就是其中重要因素。

然而,隻要大明能重新定都南京,那麼上述的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泰征朝擁舊都立國,率江南九省伐虜,九州大地之上還有誰能不奉其為正朔?!

可以,隻有在南京建都的大明,才是下萬民真正承認的中央政權!才能夠對整個華夏世界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此後再有人意圖割據自立,恐怕連他自己的親信官員都會反對,其轄地的百姓甚至會因不願“附逆”而逃往臨省。

至於建虜那邊,大明百姓對其定然更加同仇敵愾,自此眾誌成城北驅蠻夷。

除了能夠獲得大明正統的地位,遷都南京還有其他極多好處。

諸如在經濟上,以南京為都,可以就近統治下最為富庶的江浙之地。這裏人口稠密,才俊輩出,物產豐富,曾貢獻了下三分之一的賦稅,正是大明中興的重要支撐。魯王曾憑借大半個浙江便能“單挑”建虜十多個月,由此就可見一斑。

此外,現下大明與建虜已形成隔江對峙的局麵,遷都南京,正可發揮國都政治、經濟、軍事集中的優勢,就近抵禦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