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廠開工了?”朱琳渼甚是意外,沒想到姚啟聖這幾個年輕人效率竟如此之高,“每日有多少產量?”
姚啟聖忙擺手道:“硫化橡膠工藝要求精細,如今僅有學生及同窗十多人能夠掌握,至於旁的工匠,光是教他們以鍾計時便花費了兩工夫。
“是以現下雖盤了房舍、場地以及諸多混合、加熱、計測之類的器具,然大半都在閑置著。每日至多能產出五六百斤硫化橡膠成品,倒是已能製些車輪、鞋底等物了。”
原來還隻是停留在實驗室生產階段。朱琳渼知道,橡膠這東西密度很大,五六百斤聽起來似乎不少,其實用來製造三四十個車輪就沒了,而且還得搭上十幾名優秀的格致學人才盯著。
他心中默道,化工生產這方麵大明原先根本沒有工匠接觸過,也難怪出現如此局麵。看來想要大規模上量出產橡膠,一是要保證穩定的然橡膠供應,二就是得盡快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產業工人才行。
他遂對姚啟聖道:“眼下倒不急著出橡膠成品,火炮密封圈也用不了太多。先讓大家著重訓練工匠,僅憑你們幾個人便是累死也不敷調用。
“對了,給製橡膠工匠們加三成工錢。告訴他們,一月之內學會硫化橡膠生產的,再加五成工錢,每遲學會五則少加一成。”
“學生謹記。”姚啟聖躬身以應,又問道,“殿下方才要召學生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這可是件大事,且有不的風險。”朱琳渼指向大帳西麵的南京城,嚴肅道,“多爾袞已派了吳三桂率關寧軍南下,又調大批戰船相助。凡事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加之我軍本就人少,很難保證不被賊兵溜入南京增援。
“故而最穩妥的辦法便是盡快拿下南京城!
“然而太祖將南京城建得太過堅固。昨日我令鄧山以七百斤火藥炸城,卻僅炸出了一個缺口而已。”
姚啟聖聞言也是吃了一驚,“七百斤火藥都不夠?!”
“對,南京城下乃是千斤青石板築基,所以無法將火藥直接埋到城牆正下方。而僅在牆側安放火藥,大部分的爆炸威力都朝外發散出去了。”
朱琳渼望向姚啟聖,“如今想要炸開南京城,用普通火藥定是不成。我倒是知道一種威力極大的炸藥,不過具體流程和配置比例卻不甚清楚。故而需要你經過反複試驗摸索,找出威力最大的原料配比和製造工藝。
“這種炸藥一旦製成,置於南京城下已炸出的那個六七尺深的坑裏,必能將城牆一舉炸開!”
姚啟聖咽了口塗抹,心,乖乖,七百斤火藥隻能給南京城撓個癢,這稱作“炸藥”的東西卻能將城炸開,這威力也太嚇人了。
不過這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加之是要為光複應府出力,更是義不容辭。
其實他還另有心思。按照工部專利司的規定,如果他能摸索出炸藥的製作流程,便能獲取“工藝專利”,這可是一筆客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