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打完了這一仗,諸位便隨我南下,直取福建!”
眾虜將聞言皆是大喜,齊聲道:“末將遵令!”
……
一連五日之後,勒克德渾的近七萬大軍才抵達了鎮江附近。
期間洪承疇又不斷派人來催,勒克德渾卻不為所動,每日行軍始終沒超過四十裏。
倒不是他不想走快,一來他軍中攜帶了大量楯車和火炮,受這些笨重遲緩的東西拖累,他速度哪裏快得起來。二來他一路心防備,所有可能設伏之處都派人反複探查,寧願大隊人馬先等等,也要確定沒有危險再走。
要這勒克德渾雖然狂妄,卻也是有些能耐的。
清軍明文規定,每牛錄配楯車十二部,也就是一百人四部楯車的樣子,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要求“遇敵若無楯車,切勿出戰”。楯車配精銳步甲的戰術曾幫助後金數次擊敗大明軍隊。雖然自清軍入關之後,因為明軍戰鬥力每況愈下,很多虜將已經不太在意攜帶楯車的規定,但勒克德渾卻是清軍之中的“學院派”,嚴格遵守祖宗留下的戰術規定。
實則他經過福建的內線,對杉關之戰已有了大致了解。他不像其他建虜軍官,都堅信博洛征南大軍戰敗皆因輕敵冒進被切斷了糧道所致。他卻認為,在杉關的一戰清軍還是很有機會的,但阿濟格無視作戰成規,隻帶了百餘輛楯車上陣,最終在尼堪的火銃齊射下死傷慘重。
是以勒克德渾人還未到江南,就命令南京軍器局為他打造了大近千輛楯車!而且他對這批楯車不惜工本,全部用牛皮和鐵皮包裹,即使十一錢銃在三十步外都別想射穿。
用這樣的楯車頂在最前麵,步甲隨後行進,必能令明軍的火銃變得毫無用處。
而行軍時派隊騎兵遠行十幾二十裏偵查,也是清軍入關前就有的規定。
彼時後金軍非常窮困,作戰時多要依靠劫掠補充糧草,於是便有了派三十到五十人的騎兵隊時常外出搶糧的習慣。這些劫掠隊因為跑得很遠,卻常常會意外探查到明軍的動向。最終在清軍糧草補給充裕之後,他們依舊保留了這個“好習慣”。
故而勒克德渾也依例散出了十多支這樣的偵查隊,所有犄角旮旯都探了個遍,不過卻沒有發現任何明軍伏兵的跡象。
……
“於永綬,離南京還有多遠?”張祿一提韁繩,回身問道。
“回將軍,前麵就是句容縣,再有七八十裏便到江寧。”
張祿點頭思忖片刻,將於永綬招到近前,低聲吩咐道:“派人傳令卜從善,讓他率所部騎兵連夜趕來於我彙合!”
? ?感謝:十一月的sile,蝸牛和無名氏(空格)給我的打賞!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謝!
? 在下新人一枚,因為寫作之路艱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書友的厚愛與支持。請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薦票、收藏、點讚、書評、章評及五星好評,在下不勝感激。
?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創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書友群,群號681469。歡迎各位書友的加入。在下還會不定時在群裏發放紅包,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
????
(本章完)